(
课件网) 书法课我能做到 入则静、坐则安。 桌面洁,笔砚正。 心要静、字要端。 猜字谜 一个锅里有三颗豆,炒呀炒, 蹦出了两颗豆, 找呀找, 找不着, 锅里只剩下一颗豆。 心字底 教材: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 年级:四年级 1.学会“心字底”的书写要领,通过对范字的欣赏和临写,初步掌握包含这一偏旁的汉字字形的结体规律。 2. 能写好本节课例字,更能将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其它例字书写中。 3.了解不同的书法风格,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习目标 标准坐姿 头正 身直 肩平 臂开 足安 五 字 执 笔 法 步 骤 欣赏不同书法家笔下的“心” 用笔、结构 心字底的三点可以连成一线,并与卧钩的起笔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三点向上所指方向上往往存在一个看不见的交汇点,这是它们的内在联系。心字底上面的部件通常不会宽于心字底,形成上窄下宽的变化。 “心字底”书写要点 写一写 读帖:“思” 看———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 整体笔顺、结构 欧阳询《九成宫》 我发现 笔顺:从上到下 整体: 田字扁平 心字做底 上窄下宽 平正美观 写一写 学以致用:观察汉字 挑战(写一写) 独立书写 评一评、说一说 每个小组推荐一幅练习稿展示,请同学们予以点评。 王献之(344—386)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从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后来又学习张芝等人的书法,楷、行、草无不精通。在此基础上,王献之勇于创新,最终以行草书闻名于世。他的行草书新奇率意,逍遥酒脱,连绵不绝,对后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将他与王義之并称为“二王”。 学习园地:王献之与《洛神赋十三行》 作品欣赏 《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槽书的传世名作,因为刻在碧玉般的石板上,所以又被称为“玉版十三行”。其书法风格秀美,笔画圆润,体势俊逸,是学习楷书的重要范本之一。 书法课礼仪 下课啦,重师礼; 练习纸,齐放好; 笔砚洗,几案净。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