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228

1.4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学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214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 cover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明确“农民工”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 2.理解农民从农村大量转移出去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出外打工对农民自己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3.如何解决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课前预习 1.回顾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节,考虑人口迁移对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影响。 2.阅读课本P15“资料1”,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哪些行业,促使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阅读课本P15“资料2”,考虑农民工对家乡和城市都做了哪些贡献 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根据展示资料小组讨论探究回答农民工主要从事什么行业 又处于何种生存境况 [合作探究二]读P16图1.13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工现象对农村和城市带来的影响。(小组讨论总结)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合作探究三]针对课本P16的解决措施分别讨论,看看哪些比较合理,哪些值得商榷 课后延伸 农民工进城打工了,他们的子女留在了家乡, 出卷网由于路途遥远、回家费用高,很多农民工父母不能经常回家,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因此我国社会出现了“留守儿童”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政府应该做些什么,请你帮忙出谋划策,作为我们这些城里的孩子又能做些什么 请大家展开阅读和调查,把你的意见和建议以文字的形式呈现。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1)对迁入地的影响: (1)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2)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影响: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 出卷网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也就是说,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其影响因素应从剩余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需要两方面进行。 3.有利于沟通城乡关系,调整城乡社会结构, 出卷网缓解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学习了技术,学到了市场经营的本领,也积累了一点资金。回到家乡,创办了乡镇企业,带动了家乡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本问题可以启 出卷网发同学们从日常观察和电视节目中找到农民工从事的行业的答案,从一些社会报道中也不难找到农民工所处生存状况的答案,本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激发关心弱势群体、承担社会义务的责任感。 答案: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全国第二产 出卷网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 农民工所处的生存境况: 作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拖欠工资时有发生。 作为“超时劳动力”,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 作为“高危劳动力”,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繁。 [合作探究二]此问题的设计旨在将课 出卷网本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中“人口迁移的影响”与我国农民工进城的现实情况结合,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点拨、补充。 答案: 有利影响: (1)为农村带来了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增加农村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可以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3)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还能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 (4)剩余劳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