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645677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579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统编
,
2025-2026
,
学年
,
语文
,
四年级
,
上册
21 古诗三首 教材pp.94~95 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字、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4.感悟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品味诗歌意境,想象画面,了解写作特点。 2.感悟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王昌龄、王翰、李清照的资料。 【教学方法】 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并积累古诗。 【学习方法】 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诗句的同时整体感知,感悟诗歌大意。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从古至今,涌现了多少爱国志士,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热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三首》,去感悟古人的爱国情感吧!(板书:古诗三首) 初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要求: (1)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词,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生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3.再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师生共同评价。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处于哪个朝代?(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 二、再读古诗,划分节奏 (一)朗读《出塞》 1.读懂诗题。 (1)读一读诗题,想一想:“出塞”是什么意思? 《出塞》是乐府旧题,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出塞”是指到边疆戍守边关。塞,边关要塞。 (2)学生介绍作者,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2.再读《出塞》,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并划分节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学生以各种形式读古诗,读出节奏。 (二)朗读《凉州词》 1.学生大声朗读诗句。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朗读《夏日绝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有节奏地读顺诗句。 2.看看通过自学,学生能读懂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指生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指导书写 重点字: 醉:左部的“酉”不要写成“西”。 雄:左右底部平齐,中竖稍长。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朗读这三首古诗。今天我们再来深入研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吧。 探究新知 一、学习《出塞》 1.学生齐读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内容。 出示要求:默读古诗,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只要还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一定不会使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并尝试背诵这首诗。 4.讨论交流:结合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渴望朝廷任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实现和平的愿望,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二、学习《凉州词》 1.指生朗读诗句。 2.释诗意。 (1)轻声读诗句,用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3)教师总结。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致的酒杯之中,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8《匆匆》课件(共16张PPT)(2025-09-18)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件(共33张PPT)(2025-09-18)
12《为人民服务》课件(共20张PPT)(2025-09-18)
4藏戏课件(共48张PPT)(2025-09-18)
2025年统编版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素养达标卷(含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