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7359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0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那次
  • cover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一、教学依据及分析 “那次玩得真高兴” 这一习作,要求学生记录一次玩耍的过程并抒发当时的快乐心情,鼓励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下真实的经历与感受;教材第一部分用问题引发学生兴趣,带出习作话题,还配上 4 幅场景图,涵盖校内校外及与不同对象相处的情况,贴近学生生活,能唤醒他们对快乐往事的记忆,为选材做准备,第二部分明确写一次玩的过程这一任务,并指导学生用 “放电影”、看照片、与人交流等方式回忆情景,助力选择内容和梳理顺序,第三部分则给出交流评价建议,让学生通过朗读、分享和同伴反馈来修改作品,学会写得更清楚;三年级学生虽处于写作起步阶段,对记事写作接触少,缺乏清晰思路和方法,但他们玩耍经历丰富,有一定表达能力,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这些都为本次习作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目标设计 按事情先后顺序把玩的过程写清,学会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掌握梳理事情顺序和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与全班交流中,提升修改习作能力。感受写作乐趣,表达自己真实经历与感受。体验分享快乐的喜悦,培养积极乐观生活态度。 三、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按事情先后顺序写清楚玩的过程,学会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 (二)教学难点 将当时玩得高兴的感受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方法运用 情境教学法:展示图片、描述场景等方式,创设与习作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经历想法,互相启发。 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帮学生发现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修改完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导入新课 播放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玩耍场景图片。 教师引导:看图片里的小朋友玩得多开心。你肯定也有很多这样让人笑出声的玩耍经历,我们一起来说说‘那次玩得真高兴’的事儿,再把它写到纸上,让这份快乐一直保存下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习作话题,用 “保存快乐” 这样表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有意义、有趣的事。) (二)指导审题与选材 1.审题 教师引导:大家仔细看看这个题目,有没有发现哪些词特别重要呀。 预设:高兴———高兴’是一种心情,习作就要把这种心情写出来 那次———那次’说明是过去发生的事,而且是一件具体的事,不能写好几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题目,明确习作的核心要求 ———写一件过去的、能体现高兴心情的玩耍事件,培养审题能力。) 教师补充:‘玩’这个字,告诉我们写的事情得是玩耍相关的,比如做游戏、去游玩等,而且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写出来才真实可信。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写作内容的范围和真实性要求,避免学生出现选材偏离的情况。) 2.选材 展示那 4 幅场景图,逐一介绍:和同伴掰手腕,脸上的表情多紧张又多兴奋;和爸爸妈妈去旅行,身后的风景很美;和爷爷钓鱼,爷爷手把手教的样子是温馨的;在游乐场玩过山车,那尖叫里一定藏着不少快乐。 (设计意图:借助教材中的图片,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选材方向,让他们明白玩耍的场景可以多种多样,既有和同龄人的互动,也有和长辈的相处。) “快乐分享会”: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用 3 分钟时间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玩耍经历,要说清楚在哪里玩、和谁玩、玩了什么。小组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完后用 “我觉得你说的 ×× 地方很有趣” 来回应。 (设计意图:小组分享,学生在轻松交流中互相启发,拓宽选材思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 每组推荐 1 名同学在全班分享,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针对性点评,引导学生发现哪些素材更适合写作,即那些有具体细节、体现高兴心情的经历,帮他们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