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7538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801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 cover
畅读人生百态 品味人情冷暖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九年级 第二学期 统编教材 社会生活题材的小说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课时信息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重走人生路,悟世态人情 单元导读 小酒馆 , 大社会 孔乙己 媚上欺下 双面人生 变色龙 粗犷汉子,险中镇定 溜索 运河人家,亲近乡土 蒲柳人家(节选) 一词连线,妙笔生花 审题立意 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1.阅读与鉴赏: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表达与交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社会生活”为人文主题,以“学习对小说要素的批注”为语文要素。下设三篇课文、一次写作课。《孔乙己》是鲁迅的经典作品,地点选择江南一个乡下的酒店,围绕众人对于一个迂腐读书人“孔乙己”的态度来展开叙述,《变色龙》因“狗咬人”这一平常事,讽刺了以奥楚蔑洛夫为首的下层警官和一众普通人对于权势的畏惧,《溜索》是阿城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想象西南山区马帮汉子的独特面貌,《蒲柳人家》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绘了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的风土人情。而《审题立意》就是要确立核心的思想内容,恰当立意,确保写作符合要求,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三)文体分析 本单元所选文体是小说,小说是一门虚构的艺术,学习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叙述顺序、也可以是小说的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但学习小说的终极目标都是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为自己的人生旅途增添更多的色彩。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了两年半的初中学习,已经有了对于小说的认识,可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进行大致的分析归纳,但对于叙述顺序、叙述技巧等方面概念模糊,缺少细致的分析,“批注”的读书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小说技巧的多方面进行学习,提高阅读的时效性。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并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学习用多种方法批注阅读,能体会出不同类型小说的语言特色。 2.思维发展与提升:能从各种线索中梳理概括故事情节;学会用各种文学手法提炼人物形象;能结合背景和多层次阅读体验说出小说的主题。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自主欣赏小说作品,形成正确的小说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感受人性的多样性,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为人生增加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单元作业目标】 积累古诗文和重要词语的本义,能说出特定环境下的语境义。 能从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和人物情感变化等线索梳理小说情节;从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等方法技巧中去批注人物的形象。 3. 从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小说中知人论世从多角度说出小说的主题,并为自己的人生增加新的情感体验。 4.联系实际生活并学会用批注的方法,拓展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完成一篇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记叙文。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本单元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来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依照的就是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作业设计的起点就是学生的学情,他们对于小说的了解仅限于“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缺少宏观上的认识,作业设计的终点就是会用多种批注的方法读小说,能从多角度说出小说的主题。 具体设计思路考虑如下: 编写原则: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