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8472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260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有的,纪念,鲁迅,有感,教案,统编
  • cover
28?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教材pp.125~126 1.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工具书等,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情感。 2.通过多种朗读方法进行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3.能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鲁迅的相关资料,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通过对对比手法的分析和理解,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并能迁移运用。 通过多种朗读方法进行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准备】 多媒体。 【学生准备】 1.收集鲁迅的相关资料,收集纪念鲁迅的文章进行阅读。 2.搜集有关臧克家的资料。 【教学方法】 以朗读教学为主,结合本课的内容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朗读指导与课文理解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这种手法。 【学习方法】 多种朗读法:自由朗读、与同桌合作朗读、全班一起朗读。 1课时 情景导入 1.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鲁迅先生。他是眷恋故乡的思乡客,他是苦苦追寻“好的故事”的逐梦人,他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大公无私的人。那么,对于鲁迅,你们还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 2.师: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带着我们继续走近鲁迅先生,去感受他的独特魅力。(板书: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探究新知 一、初读体会,整体感知 1.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在听朗读的时候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和情感。 2.指名3~5名学生进行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适时指导。 3.全班齐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适当指导。 4.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课件出示自读任务: (1)本课的标题是《有的人》,这个“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找出诗句并用横线画出来。 (2)找出诗歌中描述“有的人”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出来。 5.学生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6.指生进行分享,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7.让学生再次朗读对两种人进行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作者对这两种人的态度。 8.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态度,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针对不同的人的态度不同,朗读的感情也不同。 二、探究发现,走近人物 1.通过刚刚的朗读和初步的理解,我们知道了课文写了两种人,这两种人分别是:“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那么这些人具体指的是怎样的人呢? 2.学生默读课文并进行思考,同桌互相交流。 3.学生自由分享与指生回答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1)学习第1节,看看生死价值的对比。思考:“活着”与“死了”的含义是什么? ①学生思考,讨论。 ②教师点名回答。 ③教师点评。 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了”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指人已离开人世,“活着”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2)学习第2节、第5节。 ①补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个句子所在的《自嘲》的原文内容。 ②指生朗读这首诗。 ③指生分享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④回到该句所在的诗句中,引导学生明白这句话是化用了鲁迅的诗句,而这句中“有的人”指的是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 ⑤抓住“骑”“啊,我多么伟大”,引导学生明确第2节中第一句诗所说的“有的人”指的是作威作福的人。 ⑥让学生找出这两种人的结局并分享,同时让学生通过表演和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摔垮”一词的含义。 “摔垮”指的是人民要推翻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