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668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9-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8184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化学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 1.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氨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 B.1 mol N2与过量H2充分反应放热92.4 kJ C.合成氨实际生产中选择高压和低温 D.将氨液化分离,可促进平衡正移及循环利用氮气和氢气 2.有平衡体系:CO(g)+2H2(g)CH3OH(g) ΔH<0。工业上为了增加甲醇(CH3OH)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高温,高压 B.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催化剂 3.某工业生产中发生反应:2A(g)+B(g)M(g) ΔH<0。下列有关该工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合成M时,一定采用高压条件,因为高压有利于M的生成 B.若物质B廉价易得,工业上一般采用加入过量的B以提高A和B的转化率 C.工业上一般采用较高温度合成M,因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D.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因为生产中使用催化剂可提高M的日产量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调控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工业中,为提高SO2的转化率,通入过量的空气 B.工业上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有效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 C.合成氨工业中,从实际生产条件考虑,不能盲目增大反应压强 D.合成氨工业中,为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采用循环操作 5.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反应需在300 ℃下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6.纳米钴常用作CO加氢反应的催化剂:CO(g)+3H2(g)CH4(g)+H2O(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催化剂的性能,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浓度增大 C.从平衡体系中分离出H2O(g)能加快正反应速率 D.工业生产中采用高温条件,其目的是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7.下列有关工业合成氮反应:N2(g)+3H2(g)2NH3(g) ΔH<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氨采取循环操作的目的是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B.除原料气中CO的反应:[Cu(NH3)2]+(aq)+CO(g)+NH3(g)[Cu(NH3)3CO]+ ΔH<0,适宜采用低温、高压环境 C.合成塔压强调控在10 MPa~30 MPa之间,是对生产设备条件和经济成本综合考虑的结果 D.合成塔使用热交换控制体系温度在400~500 ℃,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8.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催化剂对尾气中CO、NO转化的影响,将含NO和CO的尾气在不同温度下,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0,测量相同时间内逸出气体中NO的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ΔH均不变 ②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③曲线Ⅱ中的催化剂的最适宜温度为450 ℃左右 ④a点的脱氮率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 ⑤若低于200 ℃,图中曲线Ⅰ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剂的活性不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9.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量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2(g)+H2(g)H2O(g)+CO(g) ΔH1=+41.1 kJ·mol-1 CO(g)+2H2(g)CH3OH(g)  ΔH2=-90.0 kJ·mol-1 写出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为提高CH3OH(g)的产率,理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