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3119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1692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上海市,语文,答案,图片,试卷,考试
  • cover
晋元高级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日期:2025.4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10分 1.默写(合计8分,一题1分) (1)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 》) (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体现出 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4)曾皙在待坐时说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一, 咏而归”,既是孔子之“志”,也常是后世文人所追求的。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 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6)苏轼的《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 6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在荷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一, 。” (8)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一,———告诚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 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2.《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判词、曲词和梦境暗示了全书的结构与人物命运。以下关于该回内 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分) A.“千红一偏”“万艳同杯”以谐音“哭”“悲”暗示红楼众女子的悲刷结局,呼应“群芳 髓”的隐喻。 B.“凡鸟”暗指王熙凤出身平凡,与“护官符”中“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形成反差。 C,“玉带林中挂,金等雪里埋”以意象组合暗指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体现诗词判词的 象征手法。 D.“原应叹息”四字概括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结局,其命运在第五回中已有明确预 示。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一7趣。(15分) 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 第1页共7页 马薇薇 ①安全是人类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 责受害者”和“寻找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②什么叫“谴责受害者”?当不幸的事发生时,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然 而事实是,在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 之所以受到伤害,应该也有罪有应得的一面。这种现象就叫做“谴责受害者”。 ③最常见的就是每当爆出女生被侵犯的社会新闻,总会有人说:“唉,所以女生穿着打 扮,真的要保守一点儿,不然太危险啦。”这些话,貌似苦口婆心,但是言外之意其实很明 显一一如果不是你穿着太暴露、晚上不回家、交友太随便,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④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 其实,这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因为恐惧。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法恩对此有一段精彩 的自我剖析。本来,她的研究主题恰好就是人们对受害者的谴责心态,按理说她本人不应该 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种越尬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当时,法思刚生完小孩不久,推着婴儿 车在家周固散步。在公园的长椅上,她遇到了一位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性,看自己孩子的 眼神很是感伤。聊起来才知道,后者刚经历丧子之痛。然而,在这位女士诉说伤心往事的时 侯,法恩坦承,她没有感同身受的悲伤,反而心里涌现出无数恐怖的指责一一你这位妈妈, 当时肯定哪里疏忽了,才导致孩子天折。 ⑤所以,同样是母亲,本来应该感同身受,但是法恩却不可過制地表现出一种攻击心态, 这是面对恐惧时自保的本能在作票。这种恐惧感强烈到,即使一辈子都在研究这种心理现象 的专家,也会在轮到自己的时候,表现出“谴责受害者”的态度。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唯 一能感到心安的方式,因为不能允许自己想到这是自己,或者家人和朋友也可能遇到的事情, 所以他们就一定要在受害者身上找出跟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