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4167

2025-2026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27张,内嵌视频)

日期:2025-11-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361037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视频,内嵌,27张,课件,景观
  • cover
(课件网)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目录 CONTENT PART 1 文化和景观概念 PART 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PART 3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PART1 地域文化概述 古巴哈瓦那城市文化景观 What is CULTURE 什么是文化? 深圳是文化荒漠吗? 建筑·赛博朋克 价值观·拼搏/勤奋 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共享的,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 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CULTURE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同区域形成的地域文化可能具有明显的分异。 Regional culture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 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 非物质方面的———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自然 景观 Natural landscape 景观是感受和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主体之一; 景观是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形成的地表印记; 人文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人文景观中又可以划分出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人文景观 Natural landscape PART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江西婺源春季乡村景观 材料一: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人祖先原本居住在北方,为了躲避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不断向南迁徙,最终以“客人”的身份定居在闽粤赣地区。客家人在保持中原古文化原态风貌的基础上,秉承了儒家读书为贵的传统思想,不分贫富,不论贵贱,普遍地勉励子弟发奋读书,求取功名。在迁徙和定居过程中,客家人不断强化以家族和宗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为了在新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他们强调家族的团结和互助,形成了强烈的家族凝聚力和对祖先的敬仰。南宋以来,从中原南来的客家先民对于封建官府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宋元之际,客家先民面对封建官府、盗匪的剥削和欺凌,互相信任、共同抗争。 客家文化与客家土楼 任务一: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客家文化的文化内涵。 敬祖崇礼、尊师重教、自强不息、凝心聚力 材料二: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而且还惧怕当地人的袭扰,由此便建造了一种具有“抵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土楼。福建土楼客家民居最典型的代表,它指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山区适应大家族聚居,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巨型居住建筑。客家土楼由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而成,高达五六层,或圆形、或方形,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大多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不论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客家土楼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客家文化与客家土楼 任务二:根据材料二,总结客家土楼的建筑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任务三:思考客家文化塑造和客家土楼景观之间的关联性,并尝试绘制关系图。 移民文化 客居文化 客家土楼 相互尊重、团结奋进 凝心聚力 方形变圆、不分朝向 高大、坚固、围闭 的土木结构 克服困难、躲避匪患 自强不息 任务二:根据材料二,总结客家土楼的建筑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建筑选址 建筑特征 建筑功能 山区平地、缓坡,相对封闭 高大、坚固的围闭土木楼体,圆形和方形为主,双人字形屋顶 抵御外敌,强化内部凝聚力 外来移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 降水丰沛;地形起伏大;土质黏重;狼蛇虎豹数量多 外界盗匪猖獗,需要很强的内部向心力来扎根立足 分析景观的性质(城镇/乡村) 分析塑造景观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分析此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 分析此景观形成后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再塑造 要点总结 PART3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世界纺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