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群文阅读 苦难与新生 选文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 文本一: 碑 孙 犁 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hū)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 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待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折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三间土坯房的东间,安着一架织布机。大扫荡以后,这一间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蹬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 现在是十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啦呼啦地响。屋里是纺车和机子的合奏。 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 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大娘!” “哎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按着杼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 ” “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 ” “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使,叫起大伯来帮帮忙。” 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十几个人 他们哩 ”大娘问。 “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 “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 “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 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 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 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 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 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 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 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 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 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 “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 ” “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 “老李呢 ” “李连长死在河里了。” 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延展到看不清楚的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滚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 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