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467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357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4课,马克思,墓前,讲话,同步,训练
  • cover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走近作者 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1847年,与马克思共同草拟《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完成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的整理工作。 2.相关知识 悼词,中国古代也称为祭文、吊文,其形式是开头介绍逝者去世的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主体部分是追述逝者经历和一生中所作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结尾抒发哀悼之情并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仪式上宣讲的对逝者表达敬意与沉痛哀思的专用文体,广义的则可包括追念性的文章。 1.注音 (1)诽(fěi)谤     卓(zhuó)有成效 诬蔑(miè) 给(jǐ)予 浅尝辄(zhé)止 (2) 2.写对字形 (1) (2) (3) (4) (5)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一条头朝上腹朝左的狗的形象。到了小篆,已看不出狗的样子了。“犬”的本义为狗,古代用“犬”组成的词,常为卑称。“犬马”是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犬子”是谦称自己的儿子。 “犬”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犬”组成的字大都与“犬”义有关。“犬”作部首时写作“犭”,如“狗”“狂”“狩”“狼”“狐”等字。 3.解释词义 (1)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2)豁然开朗: 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豁,开通敞亮。 (3)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4.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在繁芜丛杂的各种关于物质和意识方面的哲学理念中,马克思独具慧眼:物质决定意识。(√) B. 他从小娇生惯养,妈妈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他都浅尝辄止。(×) 5.近义词辨析 (1)坚忍·坚韧 辨析: “坚忍”指的是坚持不动摇;“坚韧”指的是坚固有韧性,也有坚持不动摇的意思。“坚忍”的“忍”,强调的是一种状态,以极大的毅力忍耐、忍受;“坚韧”的“韧”,强调的是一种评价、意志百折不挠、万难不屈。 ①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韧的毅力。 ②像这样猪狗不如的生涯也能够泰然,我实在也佩服我们同胞的坚忍。 (2)驱逐·驱赶 辨析:“驱逐”指用法律程序,强迫离开。“驱赶”指赶走或迫使撤退。 今年夏天,法国加快拆除非法居留营地并驱逐外国居住者,大多将他们驱赶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克思重返欧洲 白 烁 ①150多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50年后,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马克思却奇迹般地复活了。 ②上世纪末,英国学者弗朗西斯·惠恩出版了《马克思传》。这本获得英国“四频道”电视台年度最佳政治书籍的传记,引导出欧洲人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这本书还原了马克思的原貌: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博学的思想家,一个注重实证研究、对资本利弊了如指掌的经济学家,一个充满人道情怀但不太看得起工人鲁莽行动和不动脑子的革命家,一个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充满诗意的文学家。 ③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百年来不动摇的,但在民间,马克思总与“红色”“革命”“苏维埃”“斯大林”联系起来。冷战结束后,这些词汇被历史收留,马克思倒从柏林墙的废墟中站起来,让墙东墙西的人都看到大胡子伯伯的温情、严谨和可爱。千禧年之际,在马克思生活和工作过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们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尽管布莱尔抛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路线。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被评为最佳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