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6552

5《声音的产生》教学课件(共22张PPT+视频)2024-2025学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40025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四年级,科学,小学,青岛,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平度市新河镇新河小学 4.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举例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具有能量。 探究思维目标: 1.通过对实验数据和现象的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科学结论,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振动的结论,就是在归纳。 2. 能根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或观点,例如: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假设抖动,颤动等。 探究实践目标: 1.熟练运用感官(如耳听、手摸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受振动。 2.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如在研究“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实验中,小组成员分别把不同的让其发声。 3. 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实验中遇到声音不清晰等问题时,分析原因并尝试改进实验方。 态度责任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对声音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和声音具有能量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激趣导入,感受声音 听听下面的声音…… 初步探究,制造声音 活动一: 你会制造声音吗?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猜一猜: 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假设: 拍打 抖动 碰撞 拨动 敲击 …… 初步探究,验证假设 实验探究,验证假设 1.制造声音时,声音不要过大以免影响他人。 2.实验前先讨论怎样做。每个实验要重复多做几次,力求准确。 3.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看,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摸,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发声物体,用手摸一摸,或者借助外物; 说,小组内说一说物体不发声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4.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5.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温馨提示: 实验探究,验证假设 实验记录表 发声的物体 发声方法 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没发声时的状态 发声时的状态 音叉 钢尺 矿泉水瓶 气球 皮筋 水 敲击 静止 颤动 实验探究,验证假设 实验记录表 发声的物体 发声方法 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没发声时的状态 发声时的状态 音叉 钢尺 矿泉水瓶 气球 皮筋 水 拨动 静止 不动 抖动 吹瓶口 静止 颤动 撒气 静止 抖动 弹拨 静止 不动 颤动 敲击放入水中 静止 水波 水花 倒出 静止 不动 流动 实验探究,验证假设 为什么敲击音叉,叉臂放入水中,会有水花? 叉臂振动,引起水面振动 实验探究,验证假设 活动二: 用手摸住喉咙,轻轻发出“啊———的声音 酥 、 麻、 颤动 实验探究,验证假设 思考: 物体发出声音时都有什么共同现象? 运动,快速的往复运动 振动 声音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归纳 固体 气体 液体 小组合作,深入思考 思考: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怎样让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发声的物体 发声方法 消声方法 音叉 敲击 水 倒出 矿泉水瓶 吹瓶口 钢尺 弹拨 皮筋 弹拨 小组合作,深入思考 思考: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怎样让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发声的物体 发声方法 消声方法 音叉 敲击 水 倒出 矿泉水瓶 吹瓶口 钢尺 弹拨 皮筋 弹拨 结论:振动停止 声音停止 小组合作,深入思考 活动三: 声音具有能量吗? 敲击鼓面 蜡烛的火焰会有什么变化? 猜想 蜡烛会晃动 小组合作,深入思考 温馨提示: 1.小组长用打火机点燃蜡烛,注意安全; 2.小组成员轮流敲鼓,观察现象; 3.实验完毕将材料放回原处。 蜡烛火焰会晃动 运用探究,解释现象 歌声震碎玻璃杯 琴弦的振动 水的振动 腹部的发生器振动 气囊的振动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声音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