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2067

第六章 综合提能强训(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融通练(课件+练习,共2份打包)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0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574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练习,第二,必修,2019,人教
    综合提能强训(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融通练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60分) 1.最适合“即食即热型快餐”加热的化学物质组合是 (  ) 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熟石灰和水 D.烧碱和水 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B试剂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C.此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试剂A和试剂B可能为碳酸氢钠和柠檬酸 3.如图所示,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X、Y两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S移向Y电极 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棒和碳棒,则X电极为铁棒 C.X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Y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4.某原电池的示意图如图,M、N为两种不同的常见金属,X溶液为酸溶液或碱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M电极为Mg,N电极为Al,则M一定为负极 B.若M电极为Fe,N电极为Cu,则M一定为负极 C.若M电极质量减轻,N电极质量一定增加 D.若M电极质量显著减少,则M一定为负极 5.(2024·乌鲁木齐天山区高一期末)下列对古诗文涉及的化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是 (  ) A.《周礼》记载“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主要成分为CaCO3),发生了吸热反应 B.古文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高 C.“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包含的是吸热反应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描述的黄河水结冰是放热反应 6.(2024·济南高一期中)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复合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整个过程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换 B.过程Ⅰ是氧化还原反应 C.过程Ⅰ吸收能量,过程Ⅱ放出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7.(2024·贵阳高一期末)质子膜H2S燃料电池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利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极a为负极 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固体电解质膜向电极b移动 C.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O2+4H++4e-2H2O D.每消耗22.4 L(标准状况)H2S气体,电路中转移4 mol e- 8.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设计与工作原理判断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电极 材料 Mg、Al 石墨、Cu Al、石墨 Mg、Al 电解质 溶液 稀硫酸 浓硝酸 稀盐酸 氢氧化 钠溶液 电极反 应类型 铝电极: 氧化反应 铜电极: 氧化反应 石墨电极: 还原反应 铝电极: 还原反应 电子移 动方向 Al→Mg Cu→石墨 Al→石墨 Mg→Al 阳离子 移动方向 Al→Mg 石墨→Cu Al→石墨 Al→Mg 9.“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镁片作为负极 B.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C.电池工作时镁片逐渐被消耗 D.食盐水作为电解质溶液,且Cl-向碳电极移动 10.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十八号宇航员顺利到达空间站。空间站中处理宇航员排泄物的一种方法是:用微生物处理产生氨气,氨气与氧气分别通入燃料电池两极,最终生成常见的无毒物质。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电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正极区发生的反应是O2+4e-+2H2O4OH-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b电极 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NH3转移电子数为0.3NA 11.(2023·广东卷)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l-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g作原电池正极 B.电子由Ag经活性炭流向Pt C.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 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的O2,最多去除1 mol Cl- 12.(13分)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