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2069

第六章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阶段验收评价(课件 +学案,共2份打包)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08661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第二,必修,2019,人教,化学
    一、主干知识———在微点判断中澄清 1.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叙述的正误 (1)任何化学反应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 (2)对于任何吸热反应,反应时必须加热才能发生。 (  ) (3)在2H2(g)+O2(g)2H2O(l)中,反应物H2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H2O(l)的总能量。 (  )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 (  ) (5)氢能、天然气是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 (  ) (6)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 2.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电能叙述的正误 (1)任何放热反应均可以设计为原电池。 (  ) (2)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 (3)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导线流入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负极。 (  ) (4)粗锌与稀H2SO4反应比纯锌与稀H2SO4反应快的原因是前者形成了原电池。 (  ) (5)燃料电池中充入燃料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  ) (6)锌锰干电池的锌电极为正极。 (  ) 3.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叙述的正误 (1)化学反应越剧烈,反应现象越明显。 (  ) (2)化学反应中任何物质的浓度变化均可以表示反应速率。 (  ) (3)对于C(s)+H2O(g)CO(g)+H2(g)反应,增加C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 (4)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Ne气,反应速率不变。 (  ) (5)升高温度,对任何反应的反应速率均增大。 (  ) (6)对于N2+3H22NH3反应达平衡时,)=v逆(H2)。 (  ) (7)对于H2(g)+I2(g)2HI(g)反应,当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二、综合思维———在知识融会中贯通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微观角度 2.宏观角度 化学反应放出能量 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综合训练] 1.(2024·天津和平区高一检测)镁粉在火星上可以扮演地球上煤的角色,反应Mg+CO2MgO+CO可以为火星上的采矿车、电站等提供热能。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放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 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H2S转化成H2SO4,其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图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反应中共价键断裂的同时既形成离子键又形成共价键 C.1 mol H2S(g)和2 mol O2(g)的总能量比1 mol S(aq)和2 mol H+(aq)的总能量高 D.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多 3.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1) 946 154.8 283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 + 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 +3F2(g)2NF3(g)为吸热反应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二)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   [综合训练] 4.如图所示,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正极变粗,负极变细,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  ) A.正极为Cu,负极为Zn,S为稀H2SO4 B.正极为Zn,负极为Cu,S为CuSO4溶液 C.正极为Ag,负极为Zn,S为AgNO3溶液 D.正极为Fe,负极为Cu,S为AgNO3溶液 5.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B.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C.丙: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 D.丁: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 6.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关于“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式为Ag+Cl--e-AgCl B.每生成1 m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