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6401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下《2、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2764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学,数学,人教,2024,五年级,2、5 的倍数的特征
  • cover
《2、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位于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是在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概念、能有序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以 “100 以内数表” 为探究载体,先引导学生圈出 5 的倍数、框出 2 的倍数,通过观察发现 “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 的特征;再结合 2 的倍数特征,定义 “奇数” 和 “偶数”,明确 0 是偶数;最后通过讨论归纳 “个位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的结论。 教材设计遵循 “观察 — 猜测 — 验证 — 归纳” 的探究路径,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同时通过丰富的达标练习(如判断 2、5 的倍数、区分奇数偶数、按要求填数)巩固知识,强化应用。本课时内容不仅是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铺垫,也是培养学生数感、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方法的关键载体,在整个整数性质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 2、5 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掌握 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的特征,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的倍数;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明确整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是偶数(0 也是偶数),不是 2 的倍数的数是奇数,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发现 “个位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的规律,能运用 2、5 的倍数特征解决填数、组数等实际问题; 在观察、猜测、验证和讨论过程中,发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归纳思想和分类思想,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 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和 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的特征,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的倍数;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定义,能正确区分奇数和偶数。 (二)教学难点 理解 “0 是偶数” 的含义,避免因 “0 不是 2 的倍数” 的错误认知导致判断偏差; 灵活运用 2、5 的倍数特征解决 “按要求组数”“填数” 等综合性问题,如用给定数字组成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数。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100 以内数表、圈画 2 和 5 的倍数,自主猜测、验证特征,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讨论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0 是不是偶数” 等问题,促进思维碰撞,提升合作能力; 练习法:设计基础判断、进阶填数、拓展组数等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中的 “数数”“分组” 等场景,让学生感受 2、5 的倍数特征的实际应用,增强学习实用性。 五、大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 “整数的性质” 为核心主题,围绕 “因数与倍数 — 找因数和倍数 —2、5 的倍数特征 —3 的倍数特征 — 质数与合数” 展开。《2、5 的倍数的特征》作为单元第三课时,既是对 “找一个数的倍数” 方法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 3 的倍数特征提供 “从个位观察特征” 的探究思路(虽 3 的倍数特征需看各位数字和,但探究方法可迁移)。 在大单元设计中,可将本课时与前后内容整合:课前让学生回顾 “找 2、5 的倍数” 的方法,为探究特征铺垫;课中通过 “观察 — 归纳” 方法,培养探究数的特征的思维模式;课后引导学生猜想 “3 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为下节课埋下伏笔。同时,结合单元整体目标,设计 “整数性质小调查” 活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运用因数、倍数、奇数、偶数的实例,如日历中日期的奇偶性、商品定价中的 2 或 5 的倍数等,形成单元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激发兴趣(环节名:旧知启新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倍数,谁能说说 2 的倍数有哪些?5 的倍数呢? 生 1:2 的倍数有 2、4、6、8、10、12……5 的倍数有 5、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