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8896

【湘美版】新教材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草丛中》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4753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素养,核心,草丛中,1课,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草丛中》教学设计 课题 草丛中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草丛中”为主题,该课程以小草为例着重讲述如何通过线条表现生物姿态,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表达,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对自然的关注和感悟。在实施过程中,课堂设计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通过动手体验去理解和掌握技法。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安排了丰富的示范环节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突破技巧上的难关。并在讲述过程中拓展小草的象征意义和坚强精神,既有美术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体验,教材整体有趣新颖。学习任务:观察身边的生物,学习运用线条表现其姿态。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通过观察线条的变化和草的姿态,能够理解如何表现出草的生命力与生动的自然状态。2、创意实践: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草丛场景和小故事创编。3、审美感知:通过学习草的线条表现,提高对自然界的审美敏感度,并感受线条带来的视觉效果和形式美。4、文化理解:草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坚韧不拔的精神等。通过绘画,学生能够从艺术和文化的角度,理解草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绘画能力,但对专业技法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色彩的掌握、对应的含义、背景画幅的构图等内容仍需加强学习。需通过作品直观对比分析激发认识和判断等。 重点 学习不同线条的表现方法,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强调观察生物的细节,如何用线条表达生物的形状、轮廓以及生长方式。 难点 如何通过线条的变化传达生物的不同质感和生动感也是课程中的难点。 材料准备 植物的实物照片、各种线条描绘技巧的范例作品、笔、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2、轻风拂过草地,小草们随风摇曳起来,像在跳舞,像在歌唱。快来瞧,快来听,草丛中的故事可真不少。在草丛中,你看到了什么?如何用线条表现草的不同姿态?(出示图片) 观看图片和视频。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认识小草。小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它通常生长迅速,耐旱、耐寒、耐贫瘠土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小贴士草的特点是细长、柔软,叶片通常细而长,形态单纯。小草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给小型动物。(出示图片)观察草的形状,留意叶的转折和叶与叶之间的穿插、遮挡关系。(出示图片)学生A:草的叶子通常呈线状,细长且弯曲。草的转折往往是在中部或尖端位置,形态变化较大。学生B: 有些叶子在前,其他则在后,遮挡了部分叶片的轮廓,造成一种层次感。草的整体构造呈现出一种自然生长的无规则性。小知识为什么小草总是呈现出向上的状态?因为植物的向光性(光向性)。它们会朝向光源生长,以便最大程度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出示图片)参考一株草的画法示意图,试着画一丛小草。(出示图片)转折的草叶能看到正反两个面。(出示图片)画的时候注意疏密对比哦。(出示图片)稀疏的草往往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展示了大自然的开阔和自由。密集的草形成复杂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丰富和紧张的感觉。小知识线描是通过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状、轮廓、纹理和细节的一种绘画手法,通常为黑白色。线描可以简单、直白,也可以极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