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3、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师:我左边写一个字,右边再写一个字,看到这两个字,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什么是方程?学习方程有什么用?方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你们提出这么多问题,在过去没有方程的日子里,咱们做题做得挺好的,那么,既然今天方程来了它有什么用呢?(板书)?下面我们就带着同学们对方程的期待进入今天的数学课堂。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方程呀是我们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二、教学过程 1、根据天平现象写算式: 师:要想学好方程,我们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朋友,你们知道我带来了谁吗?(天平)老师的小动作都被你们看见了,(出示一个自制的能活动的纸天平,贴在黑板上:)我真的带来了一个天平,不过这个天平挺简单的,大家都知道天平是用来称物体的,如果一个天平两边平等了,你说天平会成什么样子?(老师特别喜欢这个男孩,他能用肢体语言表示自己的想法)同时这个男孩给我一个启示:如果放同样重的东西,天平发生什么变化?拿出你们的双手演示一下。平的。左边重呢?斜的。右边重呢?斜的。像游乐场中的一哪种器材?———跷跷板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你们看到砝码多少克?300克(出示一个300克砝码,放在天平的右边)。要使左右平衡,在黑板上你来取什么放在那边就行了?生:我来取苹果120克和香蕉180克。师:好,真好现在天平平衡了,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这种相等关系吗?生:(120+180=300) 师:(已写好)贴上(120+180=300),她用这样一个式子来表示,非常简洁,非常清晰。 师:现在把120克苹果取下来了换上青苹果,那么它有重不知道青苹果可以怎么表示? 生:用字母。 师:用X,咱们想到一块去了,那苹果落入盘中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据我们玩跷跷板的经验,小组之间讨论一下(1分钟)(学生说情况,并上台摆天平的形状)他一边摆,同学们把它记录下来。他说可能会斜下来,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现在的状态吗?你来说生:180+X<300(师贴)师:这个式子表示什么关系? 师:只可以小于300吗?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学生上台摆)(评价)这个式子表示什么呢?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生:等于师:记录下来还会出现什么情况?你再来摆。看这个现象你能记录吗 (180+X>300)记录下来。(学生把式子贴上)现在胡老师把180克香蕉取下来,我现在想换上与它质量相等的两个苹果,左右两边又平衡了,你能记录天平现在的状态吗,你怎么记录的?生A:X+X+X=300生B:应该是3X=300(贴)听懂了吗?生C:300÷3 100﹦ 师:他把结果都求出来了,咱们这里是记录左右两边平衡的过程。好了,请看情况在发生不断的变化:现在取下所有东西,(右边放上了)50克砝码上来了 师:要想使左右两边平衡,你可以怎么做。生拿一20克砝码和一30克砝码放到左边托盘上。(老师把它放上去)师:(师拿下左边)一个20克砝码拿下去了,现在天平又斜了,这个现象如何记录。此时这个核桃即将落入盘中(左盘),我们不摆了,大家想象这个核桃落入盘中会怎样?先想一想你能把这种现象记全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还有表达的不一样的吗?当它落入盘中以后仍然会出现三种情况对不对?可能等于、大于或小于它。有没有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的,还有没有不同方式的?生:□+30=50 X+30>50 X+30<50(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贴上去)是这个式子吗?你是怎么想的? 2、分 类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