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促织》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提取重要信息,按要求写一句话。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也称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他少负才华,年轻时即考取秀才,但以后多次参加科举,到老未中举人。家境贫寒,长期做私塾先生。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闲时坐于村口,供人茶水,与之闲谈,搜集大量素材,创作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全书共490余篇,现在已有日、英、法、德、意、俄、越南、捷克、罗马尼亚、波兰、西班牙等20多种语言的译本。 (1)突出蒲松龄的身份,不超过25字。 (2)突出蒲松龄的成就,不超过25字。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课文的最后两段,完成后面的题。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中的“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何,宰以“卓异”闻 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C.博闻强志 D.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3.下列对“翼日进宰。宰见其小……”一段文字评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成献虫于宰,宰的反应分四步写,先“怒呵”,次“不信”,继而“赏成”,最后“献诸抚军”,层次井然,刻画了急切邀功请赏的小人形象。 ②宰“免成役”“俾入邑庠”,真是十年寒窗久不中,献一头蟋蟀成秀才;科场、官场的黑暗,窥一斑可知全豹矣。 ③“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写成名苦尽甘来,喜上加喜。 ④“不数岁……裘马过世家焉”再扬一笔,写成名不仅免役,当秀才,而且家产暴富,裘马过世家,喜剧结局正应了作者的评语“天将以酬长厚者”。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从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观点,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 B.“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并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 C.“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对成名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 D.“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 5.翻译下列句子。 (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 (2)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阅读下面一则与课文《促织》相关的《野史》,完成后面题目。 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野史》是一大悲剧,蒲松龄改写的《促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