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0483

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岩》导读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45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四,单元,本书,阅读,红岩,导读
  • cover
八上整本书阅读《红岩》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岩》封面设计的象征意义、书名由来及核心人物形象,掌握小说与历史原型的关联。 2.通过封面分析、人物竞猜、原型探究等活动,学会从视觉符号、文学意象、历史背景多维度解读红色经典。 3.感悟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信仰与牺牲精神,理解 “红岩精神” 的内涵,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从视觉符号、文学意象、历史背景多维度解读红色经典。理解 “红岩精神” 的内涵,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 【教学过程】 一、封面解码:视觉符号中的革命精神 问题:不同于其他小说有较多版本,《红岩》目前只有中国青年-出卷网-唯一版本在售,其封面如图所示,《红岩》这一经典封面设计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 《红岩》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封面上‘红岩’这两个字,就是从魏碑中选出的字。字体棱角分明、斩钉截铁,端庄浑厚,与《红岩》这部书的风格协调。 2.封面采用巍巍岩石、傲然苍松、顶天立地这三个元素来构成画面,背景是黎明的天际,长天流云,荡气回肠。作品画面的前景是岩石,苍松呈纵势自下而上挺立,背景的天空和云彩呈横势从左至右展开。松树插画简洁而富有力量。松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象征,与《红岩》中革命英雄们的品质相呼应。松树生长在岩石上的形象,直观地传达了革命英雄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顽强斗争的精神。 3.本书封面红黑黄三色组成:红色通常代表革命、热血、激情和力量,红色背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且充满力量的氛围。封面中央的黑色松树插画与红色背景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黑色象征着坚韧、不屈和庄重,也象征黎明前的黑夜。红色仿佛烈士的鲜血浸染,黑色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黑暗,黄色象征着黎明前的曙光。 二、书名溯源:“红岩” 背后的精神象征 预设: 书中“红岩”特指重庆红岩村,此处是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南方局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是革命精神的象征。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热血、革命、激情与牺牲。“红岩”就像是一座屹立不倒的革命丰碑,它象征着革命者们坚定不移的信念,无论遭受怎样的压迫与折磨,都如同红岩一样坚不可摧。 三、人物竞猜:小说群像的辨识 活动:“猜猜他 / 她是谁” 人物竞猜 1.他是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工人运动领导工作,是重庆市地下党组织市委委员、工运书记,是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他在沙坪书店一出场就显示出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处理意外情况的果断、镇定。在监狱中与狡猾的特务头子徐鹏飞面对面斗争时,他沉着冷静,巧妙地引导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保护了同志和组织,这显示出他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最后,他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牢里用手指和铁镣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他是谁? (许云峰) 2.她有着沉稳的革命态度、丰富的革命经验;她深爱自己的丈夫,却亲眼目睹丈夫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 她承受了最为惨无人道的刑罚折磨,敌人把竹签子钉进她的指甲,她却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是谁? (江姐) 3.他在罗世文、车耀先被害当天,他去陪杀场时接受罗世文的指令,忍辱负重,佯装疯子每天坚持跑步,蒙骗敌人。他通过外出买菜的方式建立了狱中党组织与重庆地下党组织的联系,传递了许多宝贵的情报。在被敌特强掳到山上打游击时逃脱,危急时刻,带领解放军营救了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战友———他是谁? (华子良) 4.他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6岁时在黄将军的帮助下学习。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他渴望自由,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