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268

4.4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课后检测(湘教版选修6)

日期:2025-11-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7162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课后,检测,教版
  • cover
一、选择题 读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表,完成1~2题。 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单位:分贝) 类别 昼间 夜间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3 65 55 4 70 55 1.据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单位:分贝),居住区,工业区,工业、商业、居住混杂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分别属于_____类别(  ) A.类别1、类别2、类别3、类别4 B.类别1、类别3、类别2、类别4 C.类别2、类别3、类别1、类别4 D.类别1、类别4、类别2、类别3 2.上表中,同类别的噪声标准夜间小于昼间,原因是(  ) A.夜间的噪声小 B.夜间人们多在室内 C.夜间噪声干扰大 D.夜间的噪声源少 【解析】 第1题,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区,2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商业、居住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第2题,夜间是大多数人的休息时间,夜间噪声对人们干扰大。 【答案】 1.B 2.C 为减少噪声污染带来的危害,各地环保部门采取各种方式大力控制、防止噪声危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为防止教师授课时相邻教室之间的相互影响,应该(  ) A.教师低音授课 B.关闭教室门窗 C.师生佩戴护耳器 D.教室间不应相邻 4.不属于噪声一般控制方法的是(  ) A.改进设备结构,改变操作工艺,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B.将噪声源集中,远离人们或建造天然屏障 C.采用隔声设备和防声用具进行防护,隔离强烈的噪声 D.改进噪声的防护装置 【解析】 第3题,降低噪声危害从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接受者的防护三方面考虑。选项中的A、C、D三项均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只有选项B是切合实际可行的。 第4题,噪声的一般控制方法有:(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改进设备结构,改变操作工艺,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在厂区平面布置时,将噪声源集中,远离人们或建造天然屏障(绿化植树、建筑物等),以达到减少噪声的目的。(3)在噪声接受地点采用隔声设备和防声用具进行防护,隔离强烈的噪声。(4)在噪声发生地点采用多孔吸声材料、设计共振吸声结构等方法吸声降噪或消音。 【答案】 3.B 4.D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 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C.网吧和体育场 D.学校和锯木场 6.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噪声污染的来源和控制途径。解题关键是弄清图中M是点状污染源,而N是线状污染源。第5题,城市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第6题,图中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缩小,最有可能是绿化带的作用,因为绿化带可以减弱噪声。 【答案】 5.A 6.B 下面是控制噪声的四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属于声源控制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在控制噪声的途径方面,与在高架桥设置隔音屏障的功能类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7题,从控制噪声的途径看,图片①~④依次是声源控制、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防护。第8题,在高架桥设置的隔音屏障属于传播途径控制。 【答案】 7.A 8.C 建筑布局也要考虑使噪声的影响最小,如利用地形或地物做隔声屏障,使噪声得到降低。读下图,完成9~10题。 9.上图中,建筑物的布局最恰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与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同一类的是(  ) ①城区禁止鸣喇叭 ②机动车安装消声器 ③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