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351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3)

日期:2025-10-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1990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单元,检测,答案
  • cover
章 末 检 测 一、选择题 某中学(24°N,115°E)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的结果如下图。完成1~2题。 1.探究结果表明 (  ) ①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要低 ②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③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④该地夏半年裸地的气温比林地的气温偏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 ①防风固沙 ②削弱噪音 ③防止台风侵袭 ④吸烟滞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简单计算可知,图示林地与裸地月均温的差为负值,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要低。林地热容量小于裸地,气温变化缓和,夏季林地气温小于裸地气温。第2题,该片林地处于公路旁,因此主要作用是吸烟滞尘、减弱噪音。 答案:1.D 2.C 3.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解析:荒漠并不等同于荒漠化,通常意义上的荒漠化是相对于人类历史进程而言的,而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荒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在地质时代已经形成。荒漠化土地只是荒漠的一部分;荒漠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类活动因素,后一个因素往往是形成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我国的青藏高原和南方局部地区也不乏荒漠化现象;无论是按地表物质组成、成因,还是按土地类型来分,荒漠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沙漠化只是其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答案:D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下图,回答4~5题。 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答案:4.D 5.A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10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旨在警示世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结合下表回答6~8题。 珍贵物种 数量 栖息地 主要分布地区 蒙古野驴 约3 000只 只栖于海拔3 800~5 000米的高原亚寒带开阔草甸和寒、冻半荒漠、荒漠地带 中国的甘肃、新疆、内蒙古 大熊猫 野外存活仅1 000只左右 栖息在海拔1 400~3 500米的高山竹林内 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 藏羚羊 约7~10万只 栖息在4 000~5 300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 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 白鳍豚 几十只(1996年) 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 6.四种珍贵物种抵御低温能力最强的是 (  ) A.蒙古野驴 B.大熊猫 C.藏羚羊 D.白鳍豚 7.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上述珍贵物种中将第一个被人类亲自消灭的是 (  ) A.蒙古野驴 B.藏羚羊 C.大熊猫 D.白鳍豚 8.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觅食可能相遇的珍贵动物是 (  ) A.蒙古野驴与藏羚羊 B.蒙古野驴与大熊猫 C.大熊猫与藏羚羊 D.藏羚羊与白鳍豚 解析:第6题,根据图表中珍贵物种的栖息地可以看出藏羚羊分布的海拔最高,说明其抵御低温能力最强。第7题,白鳍豚的数量在1996年只有几十只,属于濒危物种,如不采取措施,将第一个灭绝。第8题,从物种分布地区可以看出,蒙古野驴与藏羚羊可能在新疆相遇。 答案:6.C 7.D 8.A 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 ①a—粮食 ②b—养禽 ③c—秸秆 ④d—发电 A.①② B.①③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