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同步练习 1.关于下列风景区地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南岛天涯海角———海浪侵蚀地貌 B.山东泰山———花岗岩地貌 C.日本富士山———火山地貌 D.挪威峡湾———海水侵蚀地貌 2.下列景观中,主要取决于天气的是( ) 3.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的峰林地貌成为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是( ) A.岩浆活动 B.有大面积的花岗岩体 C.花岗岩的球状风化过程 D.石英砂岩的长期风化侵蚀 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四种民居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所示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 B.②图所示民居反映了干热的自然地理条件 C.③图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 D.④图所示民居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5.图中②和④,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与图片所代表的民族及其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傣族———泼水节,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B.②土家族———对歌节,④蒙古族———摔跤节 C.②纳西族———火把节,④哈萨克族———赛马节 D.②苗族———亚努节,④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6.读图,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目前,世界旅游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 出卷网旅游业从“3S”向“3N”的转变,也就是从大海(sea)、沙滩(sandbeach)、阳光(sunlight)转到自然(nature)、怀旧(nostalgia)、天堂(nirvana)。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也随之出现,从而刺激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中国旅游业也转向了发展“3N”旅游的道路。将来,“3N”旅游将成为主流。 (1)“3S”旅游的客体是_____旅游资源,分布明显地受到_____地形和_____因素的影响。 (2)“3S”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带和____带的滨海地带。如美国的_____、欧洲的_____沿海和地中海沿岸等。 (3)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3S”转移到“3N”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 A.宗教旅游 B.虚拟旅游 C.生态旅游 D.商务旅游 8.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用实例评价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进一步合理开发B地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3)某旅游团从天津出发参观图中景观,最后抵达C省。请写出北、东方向连接C省省会的两条铁路线名称。 研究学习 红色旅游和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 出卷网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它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出卷网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沿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 请思考: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这样会给当地带来哪些社会经济 效益? 参考答案 1.D [此题考查旅游资源 出卷网的形成。地貌景观在自然景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同的地貌景观其成因也不同。天涯海角属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山东泰山在距今约8 000万年的地壳升降运动中,上升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