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教学设计 课题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单元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先通过生活中测量纸张厚度、曲线长度等实际问题,引出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如累积法、以直代曲法、滚轮法等,这些方法不仅体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用性,还渗透转换等科学思想。在体积测量部分,介绍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涵盖量程、分度值的识别,以及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操作步骤与读数方法,完善学生对物体空间度量的认知体系。同时,教材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挖掘身上的 “尺” 和 “表”,用于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测量知识的能力,为后续物理实验及解决复杂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 2022新课标要求 2.2.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4.1.4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知道长度间接测量的方法,用排液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知道我们身上的“尺”和“表”的大致数据。(物理观念) 2、认识量筒和量杯,知道怎么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物体体积,并正确读数。(科学探究) 3、学会用转换法间接测量出长度、体积、时间。(科学思维) 4、在物理探究中学会正确使用仪器,探究过程尊重事实,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掌握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测量方法,且在生活中积累一定测量经验,具备初步观察、操作与分析能力;但学生在将测量知识应用到复杂、特殊情境时,往往存在困难,比如面对测量一张纸厚度、曲线长度等问题,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在使用量筒、量杯测量体积时,容易忽视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平齐等操作细节。此外,学生对身上 “尺” 和 “表” 的认识不足,缺乏利用自身进行估测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这些学情特点,通过创设丰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 重点 1、长度间接测量方法(累积法、以直代曲法、滚轮法等等)的步骤及应用;2、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操作方法与读数规则;3、学会利用身上的 “尺” 和 “表” 进行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难点 1、长度间接测量中减少误差的注意事项;2、量筒、量杯的正确使用及读数; 材料准备 实验工具:刻度尺、细线、圆规、量筒、量杯、水、小石头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东西都能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然而有些特殊情况,我们不能直接通过刻度尺测量长度,如一张纸的厚度、曲线的长度,那么我们要怎么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测量呢?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长度的“间接”测量 阅读课本活动1内容,向学生介绍长度间接测量的几种方法,同时引出物理研究的方法———转化法,并与学生共同运用各方法测量长度 方法1———累积法 1、取 n 张相同的纸叠放在一起 2、用刻度尺量出 n 张纸的总厚度D; 3、一张纸的厚度 d=D/n 方法2———化曲为直 1、把细棉线贴合在待测曲线上,在两端标号记号; 2、轻轻将细棉线拉直 3、用刻度尺测出细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距离,就是该曲线的长度 方法3———以直代曲 1、用圆规把曲线分成若 n 段 2、用刻度尺测量出每一小段的长度 l ; 3、算出曲线的总长度 L = n l ; 方法4———滚轮法 1、用已知周长 l 的滚轮(如硬币)在曲线上滚动 2、记下滚轮滚动的圈数 n; 3、算出曲线的总长度 L = n l ; 方法5———平移法(工具辅助法) 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对圆的直径、球的球径、椎体的高等进行测量; 知识点二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