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消化与呼吸 2.1 我们的消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体的消化道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组成,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能说出各消化器官的基本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食物的消化路径和消化器官的功能,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爱护自己的消化器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体消化道的组成以及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各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食物在胃和小肠内的消化原理,以及各消化器官之间的协同配合。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挂图或PPT课件)、模拟消化过程的简单道具(如代表食物的小纸条、模拟食道的软管、模拟胃的塑料袋等)、关于消化器官作用的短视频。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中关于消化的内容,记录自己平时吃的一种食物,思考它可能在体内经历怎样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比如米饭、蔬菜、肉类等,这些食物进入我们体内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它们最终去哪里了呢?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猜想。 3.引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就是消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消化》,揭开食物消化的秘密。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道组成 1.出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请大家仔细看看这张图,找找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哪些器官呢? 2.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尝试说出自己看到的器官名称。 3.教师总结:食物进入人体后,会依次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最后从肛门排出体外,这些器官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消化道。 4.结合图片,简单介绍各器官的位置:口腔在头部,食道连接口腔和胸部的胃,胃在胸部下方,小肠和大肠在腹部,肛门在身体末端。 (三)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及各器官作用 1.口腔的作用 提问:我们吃食物时,首先在口腔里会做什么?口腔能对食物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比如牙齿嚼、舌头搅拌、唾液湿润等)。 模拟实验:让学生用牙齿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感受馒头的味道变化(慢慢变甜)。 讲解:口腔里的牙齿能将食物嚼碎,舌头帮助搅拌食物,使食物和唾液混合,唾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让食物变得容易吞咽。 2.食道的作用 提问:咀嚼后的食物会通过哪个器官进入胃呢?食道是怎样把食物送下去的? 播放食道蠕动的短视频,或用软管和小纸条模拟:将小纸条(代表食物)放入软管(代表食道),用手轻轻挤压软管,观察纸条的移动。 总结:食道通过肌肉的蠕动,像“传送带”一样把食物推向胃里,它没有消化食物的作用。 3.胃的作用 提问:食物进入胃后,胃会做什么呢?胃里有何能帮助消化? 展示模拟胃的塑料袋(内装少量水,代表胃液),放入嚼碎的馒头块,轻轻揉捏塑料袋。 讲解:胃像一个“袋子”,胃壁肌肉会收缩、蠕动,搅拌食物,同时胃会分泌胃液,胃液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还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 4.小肠和大肠的作用 提问:食物变成糊状后,会进入哪里?小肠和大肠分别负责什么? 结合图片讲解:糊状食物进入小肠,小肠很长,内壁有很多小肠绒毛,能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这些营养被吸收后进入血液,运送到身体各处;剩下的不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吸收残渣中的水分,最后残渣变成粪便,从肛门排出。 (四)总结消化过程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一起梳理一下,食物从进入口腔到排出体外,完整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各器官分别做了什么? 2.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道具边演示边说。 3.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