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2753

2.2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8018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桌,多长,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
  • cover
第二单元 测量(一) 第2课时 课桌有多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23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按要求画线,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 重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大家每天都在使用课桌,那你们知道这些课桌到底有多长吗?如何测量课桌长度呢? 预设1:用橡皮擦量一量。 预设2:用铅笔量一量。 预设3:用文具盒量一量。 …… 二、探究新知 1.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位小朋友是怎么测量课桌长的,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小女孩用手测量,量得课桌有6拃长;小男孩用铅笔测量,量得课桌有4支铅笔长。 师: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预设:大家选用的工具不同。 师:对呀,选用的工具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也不一样,那如何方便交流呢? 学生自由交流,师总结: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测量之前要有统一的标准。 2.认识厘米。 (1)认识直尺。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尺子)拿出你们的尺子,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尺子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1:尺子上有数字,有刻度线。 预设2:尺子上写着“cm”。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刚刚有同学提到尺子上写着“cm”,它就是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 (2)认识1厘米。 师:知道了“厘米”这个单位,那1厘米有多长呢?找一找尺子上的1厘米。 预设1: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预设2:从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预设3:从刻度3到刻度4是1厘米。 …… 师:大家都找到了尺子上的1厘米,但是说的都不太一样,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3)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刚刚在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找一找,说一说。 预设1:食指宽大约1厘米。 预设2:《西游记》大约厚1厘米。 …… 3.探索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师:刚刚认识了尺子,你能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吗? 学生拿出尺子尝试测量,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这四种测量方法对不对? 【课件出示】 在交流讨论中明确:第1个和第3个不对。第1个铅笔一端没对准0刻度;第3个测量方法是对的,但是铅笔一端对准的是刻度1,另一端是刻度6,中间有5大格,长应该是5厘米。 师:根据刚才的测量过程,谁能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预设1:物体左端与0刻度对齐,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预设2:物体左端与任意刻度对齐,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两个刻度相减就是物体长度。 4.即时训练,巩固深化。 (1)测量课桌长度。 师:课桌长多少厘米呢? 同伴合作量一量。 学生合作测量,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 (2)按要求画一画。 【课件出示】 指名上台画图,其余学生按要求在教材上画,集体评议。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厘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以写作cm。 【教学反思】 本节课各教学环节紧密相扣。从无工具测量课桌引发认知冲突,自然过渡到认识尺子与厘米,再到测量方法学习及练习巩固,层层递进。在建立1厘米概念时,组织学生找1厘米、列举生活中1厘米物体,学生参与度高,较好地构建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测量方法教学时,先自主尝试,然后通过正误案例的辨析明确正确的测量方法,多数学生掌握了测量技巧,教学效果不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