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541

1.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学案(共2个课时)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730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学案,2个,课时
    1.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同步学案 第2课时 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2.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和危害。 知识清单 地质灾害 1.地质灾害是指由①_____作用所导致的②_____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及③_____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主要的地质灾害有④_____、⑤_____、⑥_____、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2.地震(1)地震是指大地突然发生的⑦_____。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⑧_____。可以用⑨_____的记录推算得出。(2)烈度:地震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⑩_____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可以分为 _____度。一般情况下,震级     ,震源 _____,烈度越大。距离 _____越远,烈度总的趋势越低。(3)分布:世界地震分布不均匀,就大陆地震而言,主要集中于 _____和 _____。3.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是指 _____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 _____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_____、 _____、日本、_____、瑞士、奥地利、印度等国是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2)泥石流是由_____、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_____的特殊洪流,全球除_____外,其余各洲都有泥石流发生。(3)危害:滑坡的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_____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_____所造成的破坏和_____,泥石流除这些危害外,更严重的是对_____、矿山、_____的毁灭性冲淤。 对点训练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地质灾害 下图显示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区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两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长江上游地区C.珠江上游地区 D.淮河上游地区2.防御两省区的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建立预警系统 B.健全法规体系C.加大坡地开发 D.提高减灾意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联系所学知识回答3~5题。3.此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4.此次地震发生后,最有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A.滑坡、泥石流 B.赤潮、酸雨C.火山、海啸 D.沙尘暴、寒潮5.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局曾两次修订地震的震级,这说明(  )A.一次地震有三个震级B.一次地震有无数个震级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D.地震发生后,震级是不可确定的 方法技巧练 方法 图表法对比分析滑坡和泥石流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_____、_____等。 方法技巧 滑坡泥石流特点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异同相同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由重力作用引起,人类活动可诱发,破坏力极强,由外力作用导致,具有突发性不同点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教材题解 在地震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