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百日维新 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二、学习重点: 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难点: 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自主学习】 一、救亡与变法呼声再起 (一)1897年德、俄强占_胶州湾_ 、_旅顺和大连_.1898年,法、英强占_广州湾、新界_和_威海卫_.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_政治实践_阶段。 (二)2.1898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_保国会_。 二、百日维新 (一)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定国是诏 》 (二)主要内容: 1.在政治方面,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等 2.在经济方面,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等 3.在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等 (三)评价: 进步: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不足:没有涉及设_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_ 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_君主立宪。_这个核心问题的问题,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合作探究】 1.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的百日维新有什么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2.“读史的人往往很同情光绪帝,以为他是维新派的一个皇帝,并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种看法是否符合史实?试就维新派的基本要求与百日维新实践之间的差距,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光绪帝为什么要支持变法,光绪帝是不是维新派的皇帝?光绪帝是在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的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感动下支持变法的,其支持变法的目的在于:巩固清朝统治,希望有所作为而不当“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维新诏书看,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官民上书言事、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制度等主张,对旧制度进行了不少改革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变官制这一要害问题。因此可以说光绪帝的变法并非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光绪帝也不是什么维新派的皇帝。他虽然借助维新派同慈禧对抗,但毕竟是一个封建帝王,阶级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 ( A ) A.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 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 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 D.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 2.光绪帝支持、参与变法的目的是 ( C ) A.答谢康有为救驾 B.挽救民族危亡 C.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权力 D.做一个有为之君 3.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表现在 ( A ) ①不敢明确提出反封建的口号②依赖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法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在变法中没有提出自己的核心主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