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3184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7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含解析)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043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短歌,其一,园田,行归,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 第三单元 7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基础过关练 一、教材衔接 1.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乌雀 桑树巅 月明星稀 开荒南野际 B.慷慨 反自然 契阔谈宴 池鱼思故渊 C.佳宾 樊笼里 食野之萍 桃李罗堂前 D.狗吠 适俗韵 譬如朝露 依依墟里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B.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名词作动词,向南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 3.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女子思念男子,曹操借用此典,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中的话,用对比的手法说明曹操渴望多纳贤才,表达了曹操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4.下列对《短歌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明明如月……天下归心”这部分诗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古朴雄浑,气度非凡。 B.以“明明如月”作比,表明贤士如明月一样令人仰望。“越陌度阡……心念旧恩”中,作者想象有才学的人屈驾来访,自己与之宴饮畅谈的情景。 C.“月明星稀……何枝可依”中,作者把自己比作乌鹊,南飞而无处栖息,暗示自己率军南下,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不知该逃向何方。 D.“山不厌高……天下归心”中,作者运用典故,表达广揽人才的愿望,并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使天下人归心。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2022新高考Ⅰ)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2)(2022新高考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3)(2021新高考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4)曹操《短歌行》中的“      ,     ———两句引用了《诗经》的诗句,将女子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 (5)《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前来归附的心意的诗句是:“         ,         ” (6)《短歌行》中,“        ,         ”两句比喻贤士不知何去何从。 (7)《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不同于流俗的性格,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同时又埋下了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用“        ,       ———来抒发自己终于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喜悦。 二、语用综合 (2025浙江台金七校联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1分)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过这样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与“适俗”形成鲜明的对比,世俗之人讲究的是所谓处世之道,智巧钻营、人情练达。但中国自古以来还有另一种处世方式,即“守拙”,这看起来似乎傻傻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