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3198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13 读书 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61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目的,解析,图书馆,前提,读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基础过关练 一、教材衔接 1.“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可以改写成:“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一片灿烂的新世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分)                                                                                           2.“这两部书告诉我,在灰色的大海里也可以捞到珍珠”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课文《读书:目的和前提》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例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 A.“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B.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D.你不能如此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的人。 4.《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都描写了作者读书的切身感受,文中所记的读书氛围温暖感人。但有时读书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不和谐的事情,比如某市图书馆实行对所有读者开放的措施,有乞丐和拾荒者也进入了图书馆,这引起一些读者不满,对此,图书馆馆长表示无权拒绝他们到馆内读书,但你有离开的权利。对二者的态度,你怎么看 (3分)                                                                                           二、语用综合 (2025天津和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1分)   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弦歌不缀,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无论是“ 甲———的荀子,“ 乙———的杜甫,还是“ 丙———的陆游,“ 丁———的朱熹,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让人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潜移默化。重视学习、重视诗书的风尚,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凛赋。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教,下重文治,开创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当然,“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读书种子”需与实践“沃土”紧密结合,方能蕴育壮苗,结出硕果。 1.文中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其中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                               2.下列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句子,正确的顺序是(3分)(  )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4分)                                                                                           (2025吉林名校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