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3263

4古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 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7691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歌,四首,天净,秋思,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天净沙·秋思 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赏析艺术,品味语言。 4想象意境,感情背诵。 学习目标 诗人简介 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有“曲状元”之称。 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1250—1321) 背景资料 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心中的哀婉让他在旅途漂泊时写下这首小令。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划分节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疏通诗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曲意: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疏通诗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意: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瘦”字表面是写马困顿,实际上是写人因长途跋涉而累疲,表现出游子的孤寂愁苦和思乡之情。 赏析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点出特定时间。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几种景物 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 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小令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 “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句。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这首小令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列锦: 又称“列词”,俗称“意象叠加”或“名词叠加”,就是把不同的意象(并且这些意象都是名词或是名词性短语)并置在一起,并使它们产生融汇、交融效果的意象组合方法。 中国的诗论一再强调“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名词意象的叠加正是具有张力的语言形式,借助最简洁的语言,把最丰富的画面、最丰富的感情表述出来。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对比映衬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板书设计 景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情 ——— 夕阳 断肠人 悲怆愁苦 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主题归纳 通过抒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深刻地表现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