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3592

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0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教学设计,-2024-2025
  • cover
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写作 语言要简明 提供者 -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如何在写作中运用 “语言简明” 的原则。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 “语言简明” 的概念、如何达到简明表达的标准、以及通过修改和对比练习来实践简明表达的方法等知识点。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到简明不仅是减少词汇量,更重要的是在保持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用最精炼的语言进行表达。学生还将学会如何通过删减冗余、避免重复和歧义、以及巧妙替换等方式来提高语言的简洁性和清晰度。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增强他们在日常沟通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 (1)文化自信:通过体会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语言运用:通过学习简明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逻辑性。 (3)思维能力:通过概括、提炼、优化等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文章构思与表达的条理性,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审美创造:通过欣赏经典作品中简明语言之美,提高学生对简洁明了的文章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在写作中追求语言精炼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 “语言简明” 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通过恰当的词语选用和句子构造,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同时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如何通过综合学习和学科实践,帮助学生识别并消除写作中的歧义,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增强文章的条理性和整体表达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对语言精炼的审美追求。 教学方法 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互动式白板和投影设备,用于展示优秀作文案例及学生作品的实时修改过程,增强视觉效果,促进师生互动。 (2)《名家散文选》书籍,精选多位文学大师的经典散文,供学生参考学习,感受简明语言的魅力及其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3)准备一组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包括新闻报道、广告文案、科技说明文等,让学生在不同文体中实践简明语言的运用,拓宽视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由此可见,叶圣陶先生对文风的简明极为重视。在日常写作中,“语言简明” 是一个经常提到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 “语言简明”?我们又该如何做到 “语言简明” 呢?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通过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教师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教学开展 1. 探究活动一:把握内涵,明确要求 (1)阅读理解 学生阅读教材 P139 的内容,勾画出关于语言简明的重要要点。 简明即简要、明白。“简” 反映了量的要求,说话尽量简洁,不啰唆;“明” 则反映效果方面的要求,即表述清晰,使对方能准确无误地接受。简而言之,简明就是要用简洁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最高的准确性。 (学生阅读并勾画重点内容,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例如,学生提问:“老师,‘简’和‘明’是什么意思?” 教师解释并强调简洁与清晰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 请比较以下两个句子,哪一个更简明? (1)城市的建筑是灰的,路面是灰的,没有乡下斑斓自然的色彩,有的只是人们匆忙的脚步和夜幕降临时那刺眼的霓虹。 (2)我坐在院子里看书,妈妈和奶奶来了,她说今天要煮饺子。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句子的优缺点。) 小结: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看出,简明不仅仅是文字越少越好,而是要在精练的基础上表达清楚,避免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