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学案 [课程标准] 说出辛亥革命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1.袁世凯专权 (1)1913年,于上海火车站刺杀_____。 (2)向英、_____、德、_____、俄五国银行团进行“_____”。 2.二次革命 (1)背景:袁世凯武力镇压_____。 (2)过程:战事主要在_____和_____进行,革命党失败。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1.“洪宪帝制” (1)解除议会制对帝制的束缚 ①1913年10月,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_____、取消_____。 ②1914年,炮制出《_____》,将责任内阁制改为_____。 ③炮制《_____》,规定总统可_____。 (2)寻求帝国主义支持:1915年,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 (3)大造帝制舆论 ①组织复辟帝制的“_____”和“_____”。 ②帝国主义的代言人大造舆论。 (4)操纵国体投票:获得“全票拥护”_____的结果。 (5)建立帝制 ①袁世凯下令将1916年改为“_____”,准备元旦登基。 ②“洪宪帝制”的出笼,标志着袁世凯_____的逆流达到高潮。 2.护国运动 (1)背景 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②孙中山发表《_____》,号召人民起来维护 _____。 (2)经过 ①1915年底,蔡锷宣布_____独立,组织“_____”。 ②_____、_____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3)结果: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_____,最终忧惧而死。 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1.张勋复辟 (1)原因:“_____”,政局混乱。 (2)经过:_____借“调停”为名,拥_____复辟。 (3)反复辟斗争 ①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②段祺瑞组织“_____”进攻北京。 (4)结果:段祺瑞重新执政,对内_____,对外卖国。 2.护法运动 (1)原因:段祺瑞拒绝恢复_____和《_____》。 (2)经过 ①孙中山举起“_____”旗帜,在广州组织 _____。 ②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举兵北伐。 (3)结果:护法运动失败。 (4)评价 ①显示了孙中山坚持为_____而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②_____并没有真正恢复起来,中国仍处于列强支持下的_____局面。 知识点1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1.1913年4月26日,英、法、俄、德、 出卷网日五国银行团正式同北洋政府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如右图)。“善后”说明袁世凯借款的主要目的是( ) A.为其复辟帝制奠定物质基础 B.筹措镇压国民党和敌对者的经费 C.履行对清室的优待条件 D.解决就职前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2.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 3.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在《民 出卷网国前十年》中说:“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全靠个班底的。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 ) 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 B.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反对 C.被迫向革命党人屈服 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4.二次革命是反对袁世凯专权的斗争,将其称为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从哪一方面来说的( ) A.领导力量 B.革命任务 C.革命性质 D.斗争方式 知识点2 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 5.“府院之争”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斗争 B.是否参加一战的斗争 C.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D.段祺瑞重掌北京政权的斗争 6.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相同的结局是( ) A.帝制复辟失败 B.中国重新统一 C.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D.革命派掌握政权 7.张勋复辟引起了极大反响,下列关于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一致强烈反对 B.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C.段祺瑞组织“讨逆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