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5081

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5579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北京,春节,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节)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北京的春节 1 老舍 腊月 初八 腊月 二十三 除夕 正月 初一 元宵节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四至除夕前 正月 初六 正月十九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准备过年 祭灶王 吃糖 贴春联 扫房 预备年货 吃团圆饭 穿新衣 放鞭炮 祭祖 守岁 拜年 逛庙会 铺户开张 放鞭炮 赏灯 吃元宵 春节结束 详 略 北京春节时间轴 除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中心句 做年菜 守岁 贴对联 穿新衣 放鞭炮 吃团圆饭 热闹 除 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作者是如何写出除夕这一天的热闹场景的? 嗅觉 视觉 听觉 除 夕 文中重点写了除夕这一天的哪些习俗?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人们对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等习俗的重视。 回家过年 正月初一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正月初一的光景怎样? 2.截然不同是什么意思? 文中指两天的情形毫无共同之处。 3.正月初一与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的? 正月初一:悠闲 交流体会 男人们: 女人们: 小贩们: 孩子们: 午前出去拜年 在家待客 庙外摆摊儿卖东西 逛庙会 跟除夕相比,初一“全程都在休息”,是不是就没有了节日的气氛呢? 人们享受这一日的休闲时光。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元宵 种类多 排比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悬灯结彩 盏灯 各形各色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几百 有的 有 的 数量多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 元宵节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喜爱之情 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有什么特点?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这一句话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分别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这句话写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九,这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节的依依不舍之情。从结构上看,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与课文首句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快速默读课文写得比较简略的部分,思考:这些部分的写法和“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