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5438

1.2 我们的家 表格式教案+课件(22ppt) 2025-2026学年科学教科版(2024)二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70745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二年级,2024,教科,科学,学年,2025-2026
    教科版(2024年)科学二年级上册 《我们的家》教学设计 课题 1.2 我们的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知道建造房子的常见材料(如砖、木材、金属、玻璃等)及其来源(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 理解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特性(如硬度、透光性、隔热性等),并影响房屋功能。 科学思维: 1.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材料的特性,发展分类与对比分析能力; 2. 能根据材料特性推测其在房屋建造中的作用。 探究实践: 1. 能运用多种感官(看、掂、弯、刻画)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性; 2. 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如刻画测试硬度),并记录观察结果; 3. 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材料特性的探究任务。 态度责任: 1. 对身边的建筑材料产生探究兴趣; 2. 认识到材料选择与人类需求、环境的关系; 3. 养成认真观察、如实记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建筑材料及其基本特性(硬度、透光性等),理解特性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通过实践探究(弯、刻画等)理解抽象的材料特性(如硬度),并迁移解释实际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聚焦 1.展示PPT图片:松鼠的家(树洞/鸟巢)与人类的家(房屋)。 2.提问:动物和我们的家有什么不同?人们是用哪些材料建造房子的? 3.引导学生初步列举知道的建筑材料(如木头、砖头、玻璃)。[揭示课题] 课 程 学 习 二、探索 活动1:认识建造房子的材料 任务一:“看一看,摸一摸,你能说出这些材料的名字吗?你在哪里见过它们?” 1.小组观察。[教师分发材料盒(内含小样本:砖块、木片、金属片、玻璃片、塑料片、干草/茅草模型、水泥块)] 2.全班分享。[教师引导各组汇报观察结果,在黑板上贴出材料图片/名称卡片] 活动2:比较材料的特性 任务二:“选两种材料(如金属片和木片),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用老师教的方法试试看!” 1.教师示范方法: ①掂一掂:感受轻重(安全提示:轻拿轻放玻璃、金属)。 ②弯一弯:试试能否弯曲变形(金属片硬弯不动 vs 塑料片/木片可能稍弯)。 ③用指甲刻画:感受表面硬度(能在木片上刻痕 vs 不能在金属/玻璃上刻痕)。 2.小组探究: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引导描述现象(如:“金属片很重,弯不动,指甲划不出印子”)。 3.记录发现:提供简单记录表(画√/×或简笔画),指导填写。 (示例表格) 3.总结:建筑房屋需多种材料,不同材料满足不同功能(坚固、隔热、透光等)。 三、研讨: 1.人们用砖建墙壁,利用了砖的什么特性? 归纳:坚固、隔热 。 2.“为什么窗户要用玻璃? (透光性)。 2. 如果要造大门,用金属比用木头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 1.介绍“金属 ———铜&铁&铝”、“合金”。[若时间允许,可以配一些科普视频] 2.提问: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是人造材料做的?哪些像松鼠家用的自然材料? 归纳:①桌椅金属腿-合金,窗户-玻璃,墙-砖/涂料;②植物角的树枝和泥土。 3.总结:大自然给了我们原始材料(泥土、木头),人类发挥智慧造出了砖瓦、玻璃、合金,让我们的家更舒适安全! 课堂 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①房子是用多种材料(砖、金属、玻璃等)建造的。②我们可以用掂、弯、刻的方法比较材料的轻重、软硬(硬度)。③不同材料有不同本领,造房子时要根据需求选择,比如砖块要坚固,玻璃要透光。④人类还能制造新材料(如合金)让房子更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实物操作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记录表设计符合二年级认知水平,PPT练习即时巩固效果好。 部分小组在“弯一弯”操作时对“稍能弯曲”材料的判断模糊,下次可提供更典型材料(如硬塑料vs软泡沫)。合金概念理解较浅,需更多生活实例(如硬币、不锈钢勺)。 有学生问“泥土做的房子为什么少了?”可补充讨论传统土坯房与现代材料对比。 玻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