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618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学案 (1)

日期:2025-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152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19世纪,中叶,俄国,学案
  • cover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知识拓展】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必要性:①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迫使改革。②农奴制使工业发展步履维艰———需要改革。 ③新思潮的涌动———要求改革。④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激化国内矛盾———加速改革。 (2)可能性: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的准备。 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的问题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归纳时应该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四个方面考虑,简单地说,就是农奴制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的缓慢、新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具体说,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西欧国家差距拉大;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专制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3.俄国农奴制和克里米亚战争 (1)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而开始形成;17世纪中叶正式确立;18世纪中后期,农奴制进一步推广并发展。? (2)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而导致的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它既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对俄国和英法来说),也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对土耳其来说),同时也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4.比较俄国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相同点:都反对沙皇专制,都主张废除农奴制,都受西方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不同点: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而知识分子激进派先与保守派展开激烈争论,又创办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鼓吹农奴的解放,还筹划成立革命组织,进行革命活动。 【典题欣赏】 例1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解析:生产力发展角度即经济角度,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缺乏必需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国内市场。所以答案为 C项。 答案:C 点评:本题考 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2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和农奴的表述,错误 的是( )? A.俄国农奴制于18世纪中期正式确立 B.18世纪中 后期,农奴制扩展 到新吞并的乌克兰、波兰等地 C.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 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农奴制及农奴制下农奴的认识。俄国农奴制确立于17世纪中期,故选A项。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例3 下列 各项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的是( )①农奴制出现了危机 ②思想界出现了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农奴制进行揭露和抨击 ③改革前遇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④改革前俄国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表述 不正确。改革前俄国虽与西方列强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但这场战 争并不是西方列强侵略俄国的战 争,而是一场俄国与英法争夺控制奥斯曼帝国的非正义战争。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例4 沙皇政府于1649 年通过的《法律大全 》明确宣布,领主有权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奴被奴役的程度 ②说明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的最终确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沙皇政府以法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