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9138

7《短歌行》《归园田居》对比阅读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9115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25张
  • cover
(课件网) 1.通过本单元作品的学习,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2.通过诵读涵泳,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独立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3.学习本单元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经典诗歌作品,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 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目标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 《短歌行》 1.了解诗歌主题,体会诗人在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中表现出来的情感。 2.体会诗歌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 3.理解本文比喻、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运用的艺术美。 挟天子以令诸侯,奸诈狡猾、善耍权谋是他; 枉杀一千,不放一个,生性多疑,狠毒残忍是他; 生民百遗,念之断肠,心系苍生,胸怀社稷是他; 统一北方,征讨孙刘,雄才大略,志向高远是他; 东临碣石,横槊赋诗,建安风骨,才华横溢亦是他。 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统一北方,结束了局部割据的局面, 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官渡之战。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建安文学开创者和组织者,诗歌风格沉郁雄健、慷慨悲凉。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薤xiè露行》《蒿里行》,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指建安至魏初这一段时间的文学。建安时期,五言诗繁盛,这时期的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代表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他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的诗歌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具有“雄健深沉”“慷慨悲凉” 的独特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 诗歌 手法 情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设问,比喻, 借代 思考人生;人生短暂, 年华易逝;饮酒解忧。 用典,比兴 对未得之才的思慕, 对已得之才的礼遇。 比喻,想象 贤才难得,渴望贤才。 用典,比兴 思考:理解本文比喻、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运用的艺术美。 渴望贤才,礼遇贤才,功业未就。 用典 定义: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语典)、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事典)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作用:用典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引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难道)不嗣音?”原写姑娘的相思之情,这里比喻诗人对贤才的渴望。 引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原写君王宴请群臣时和谐而又热闹的氛围,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比兴 定义:宋代朱熹说:“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