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2949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教案 (1)

日期:2024-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41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社会,危机四伏,庆历,新政,教案
  • cover
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课标及其解读 课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解读:“陈桥兵变”,赵匡胤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北宋,因此,他对将领手中的兵权十分恐慌,于是“释去兵权”,并通过其他的方式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对土地的“不抑兼并”就是政策之一,对大地主大官僚采取多种优厚措施,放任他们去大肆的兼并农民土地,同时,允许土地买卖,使土地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土地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强,地主们通过这种手段更是攫取了大量的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却因失去土地而破产,从而沦为地主的佃户,生活日益贫困,他们和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到了宋仁宗统治时期,这样的普遍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起义者前赴后继,给了宋朝廷以沉重的打击。此外,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取得地主的支持,建立了庞大的统治机构,而这种措施到了宋朝中叶则发展成为了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现象,且呈现出恶性膨胀的趋势,使得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军费支出尤其浩大,国家往往入不敷出。兵败、财困、民反的现象始终围绕着北宋朝廷。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等有远见卓识的官员发起了“庆历新政”,却遭到特权阶层的强烈反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北宋朝廷进一步的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克服危机,一场由王安石倡导的更大规模的改革开始了积极的酝酿。 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宋太祖赵匡胤的照片。简要介绍北宋建立的情况: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由此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北宋初期皇权的加强 1、背景:唐末以来出现了长期的藩镇割据局面。 2、目的:防止藩镇割据,强化皇权。 3、措施: (1)集中军权: 961年,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 中央设“三衙”和枢密院。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2)集中行政权 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密副使。 (3)集中财政权 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