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1139

4 天净沙 秋思:漫步秋思诗境,解码古韵密码(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共28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55071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秋思,28张,上册,七年级,2024,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四时美景 天净沙 秋思 七年级语文 上册·统编版2024 漫步秋思诗境,解码古韵密码 马致远 1 课堂导入 2 学习目标 3 重点难点 4 探究新知 6 课堂练习 5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收到一封来自元代的神秘邀请函,一位断肠的游子想邀请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他眼中的秋日之景,聆听他内心的声音。这封邀请函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奇妙的诗词之旅吧! 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小令中意象内涵与意境营造手法。 通过情境任务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语言、把握情感的能力,提升诗歌鉴赏素养。 学生能有感情朗诵诗歌,准确背诵并默写诗歌。 引导学生体会游子思乡之情,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理解小令中意象组合所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羁旅之愁。 领悟意象叠加的艺术效果及 “断肠人在天涯” 的情感深度。 探究新知 走近作者 姓名:马致远(约1251—1321 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文学创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著有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 点一点 看视频 背景资料 探究新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 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他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1 2 3 文学常识 探究新知 元曲 我国古代诗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文学常识 探究新知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 探究新知 同学们!咱们学校 “诵经典,品古韵” 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一首首经典诗篇在校园里回荡。今天,我们要聚焦的这首《天净沙·秋思》,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仅仅28个字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秋思之祖”流传至今,让我们在诵读与品味中,完成下面任务,感受马致远笔下的秋思! 任务群 任务一 争当朗读小达人 任务二 意象密码大破解 任务三 寻找断肠的缘由韵 任务四 编织自己的秋思 学习 任务群 探究新知 1.听录音范读,学生闭眼倾听,感受小令的节奏与情感基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韵律。 3.小组内开展朗读比赛,推选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从读音、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任务一:争当朗读小达人 任务一:争当朗读小达人 探究新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在朗读时,节奏和语速应该如何把握? 探究新知 朗读指南: 节奏上,按语义划分停顿,突出意象;语速方面,根据诗句内容变化,描绘萧瑟之景时缓慢低沉,温馨画面稍缓稍扬,抒情句最慢;语调要配合内容,展现出情感的起伏。 如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语速应放慢,以低沉、舒缓的语调展现萧瑟之感;“小桥流水人家”,语速可稍缓但比前句稍快,语调稍扬,描绘出温馨画面;“断肠人在天涯”,语速最慢,将情感层层递进,突出愁绪的浓烈。 任务一:争当朗读小达人 探究新知 任务二:意象密码大破解 1.朗读小令,圈画出文中的意象,思考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小令的画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