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2490

11.5 机械效率 分层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81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1.5,机械,效率,分层,练习,答案
  • cover
五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 1.      分别用杠杆、动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 (  ) A. 杠杆最多 B. 动滑轮最多 C. 滑轮组最多 D. 一样多 2. 使用机械做功时,机械效率高的一定是 (  ) A.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的机械 B. 做功快的机械 C. 做有用功多的机械 D. 做功多的机械 3.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当总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 当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C. 当额外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D. 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4. 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  ) A. 增大功率 B. 提高机械效率 C. 减小所必需的牵引力 D. 减少所做的功 5. 如图所示,物体重为150N,挂在杠杆OA的中点B,人用100N的拉力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手移动的距离为1m。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第5题 A.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100J B. 用杠杆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 50J C. 额外功为 25J D. 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75% 6. 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当它完成1000J的总功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若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是150J,则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功是    J。 7. (2024·苏州期中)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400N的窗玻璃,所用的竖直拉力为250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为10m,用时50s。求: (1) 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 (2) 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P。 (3)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第7题 8.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机械的参数。甲、乙相比,甲的 (  ) A. 总功较大 B. 有用功较小 C. 额外功较大 D. 机械效率较低      9. 两台机械所做的总功之比为2∶1,它们的机械效率之比为3∶4,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为(  ) A. 2∶1 B. 3∶4 C. 8∶3 D. 3∶2 10. (教材P22材料改编)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 A. 60% B. 62.5% C. 75% D. 83.3% 11. 在“再探动滑轮”的活动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1 0.7 20 1.0 10 2 1.2 20 2.0 10 3 1.7 20 3.0 10 (1) 在测量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2) 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拉绳所做的功大于动滑轮拉钩码所做的功,其主要原因是            。 (3) 第1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    (结果精确到0.1%)。 (4) 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    (增大/不变/减小)。 12. (2024·盐城东台一模)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s内将质量为45kg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120W。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g取10N/kg,求: (1) 有用功。 第12题 (2) 工人的拉力。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2课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如图所示,在测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  ) 第1题 A. 弹簧测力计必须先校零 B.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向上拉 C. 弹簧测力计必须在静止时读数 D. 实验时装置旁的直尺必须竖直放置 2.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有 (  ) A. 重物移动距离的大小 B.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大小 C. 动滑轮的总重与摩擦力的大小 D. 定滑轮的个数与摩擦力的大小 3. 提高机械效率可以充分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你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 增加所提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