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567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案 (6)

日期:2025-10-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16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课,宗教,改革,运动,扩展,学案
  • cover
5.3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案 庖丁解牛 教材整理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加尔文爱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强调教会要按《圣经》传播上帝的旨意;认为个人通过《圣经》就能够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他还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宗教改革思想核心是所谓的“先定论”;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备各种美德;建立新的教会组织。 3.结果 引起了日内瓦社会风气的变化,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辨析比较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比较 (1)相同之处: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之处:①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 发点和目的,通过在个人的虔敬信仰中与上帝直接沟通,而恢复了人的尊严和自主性;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则通过上帝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人是为了上帝而活着,人在现世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彰显和荣耀上帝。②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把人的职业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劳动,都看作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根据和宗教动力。③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体系的束缚。 (2)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建立为自己服务的本国会。 (3)教皇在国际事务中偏袒英国的对手,还干涉英国的内政。 2.内容 (1)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交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2)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先必须经过英王的同意;现行教规须经国王指定人员审查;教会法庭的职权移交国王法庭。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3)后来,亨利八世下令封闭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房屋、土地、贵重物品及其他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3.结果 宗教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误区警示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英国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天主教教义依然是英格兰教会的正统信仰。 要点提示 4.影响 (1)在英国革命前,英国已摆脱了罗马天主教的控制。在英王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英国国教代替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英国国教完全是国王的封建统治工具和精神支柱。英王是国教的最高首领,所有的宗教事务都围绕着如何巩固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2)16世纪60年代,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加尔文教的教义适应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因此受到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成为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武器。 (3)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被称为“清教”,因此,教徒又被称为“清教徒”。在清教的旗帜下,集合起一切反对封建制度的人们。作为反封建的斗争的思想武器,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是在披着宗教外衣的清教旗帜下发动起来的。 三、宗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