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5703

1 消息二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件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5443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 cover
(课件网) 1 消息二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另一则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则消息与第一则消息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电头: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背景链接 字词识记 泄气( )  督战( )   要塞( ) 业已( ) 锐不可当( ) 歼灭( ) 签订( ) xiè dū sài dānɡ jiān qiān yǐ ( )要塞 ( )塞子 ( )闭塞 塞 sāi sè sài 歼( )歼灭 纤( )纤维 阡( )阡陌 jiān xiān qiān 字词识记 锐不可当 泄气 督战 歼灭 要塞 业已 监督作战。 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消灭(敌人)。 失去信心和干劲。 已经。 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请找出文章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大声朗读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渡江作战兵力 战线(即渡江区域) 战况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