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课 不同的土壤 第一单元 研究土壤 (苏教版)三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能说出三类土壤颗粒组成差异,理解其渗水性等特性不同;明白土壤特性适配植物生长需求,建立土壤与植物生长关系的认知。 科学思维:借观察、实验提升观察、分析、归纳及推理能力;用类比、分类梳理土壤特点与植物适配关系,构建知识体系。 探究实践:会用多种方法探究土壤特性,规范操作、记录;小组合作设计实施实验,分析数据、交流分享,提升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激发土壤探究兴趣,养成科学态度;认识土壤意义,增强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壤的责任意识。 新知导入 02 同学们,这些植物长得好好的,但它们脚下的土壤其实不一样! 新知导入 02 先摸一摸、捏一捏(不打开袋子),猜一猜它们可能有啥不同? 把猜想记在小组‘侦探本’上。 活动1:认识土壤类型及颗粒特点 探究新知 03 像科学家一样,用放大镜仔细看,看看土壤颗粒大小、形状有啥不同,把发现记下来。 活动1:认识土壤类型及颗粒特点 探究新知 03 土壤颗粒有大有小,有大颗粒的砂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人们根据这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 砂粒含量较多的叫作砂质土 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 砂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质土。 活动2:探究不同土壤特性 探究新知 03 ———用多种方法比较砂质土、黏质土和壤质土 2.加点水握一握,哪一种能够握成团 3.和点水搓一搓, 哪一种能够搓成条 1.用手捻一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活动2:探究不同土壤特性 探究新知 03 实验方法: 1.取同样多的三种土壤,放入底部铺滤纸的透明杯。 2.倒入同样多的水,观察渗水速度和渗水量,想想土壤特性和渗水的联系。 ———渗水实验 注意: 土壤装杯要均匀, 倒水要一样多 活动2:探究不同土壤特性 探究新知 03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砂质土 黏质土 壤质土 用手捻一捻 和点水握一握 加点水搓一搓 倒入同样多的水 活动2:探究不同土壤特性 探究新知 03 活动3:土壤与植物生长 探究新知 03 结合之前探究的土壤特性,想想这些植物适合哪种土壤? 土壤类型 特 点 适宜种植的植物 砂质土 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芝麻、花生... 黏质土 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 榕树、垂柳... 壤质土 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 蚕豆、苹果... 喜高温,耐水淹,对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能力要求较高。 水稻 喜阳光充足、温度适中,需要肥沃渗水性好、透气性好的土壤。 草莓 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 仙人球 总结拓展 ——— 梳理收获,延伸探究 探究新知 03 今天探究了不同土壤,谁来说说三类土壤特点,以及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砂质土:粗(砂粒多),手感糙、可塑性差、渗水性快,适合仙人球(耐旱,适配渗水快、保水差)的植物生长 黏质土:细(黏粒多),手感黏、可塑性好、渗水性慢,适合水稻(喜湿,适配保水好、渗水慢)的植物生长 壤质土:适中(三者均有), 手感中、可塑性中、渗水性中,适合草莓 / 蚕豆(适配特性均衡)的植物生长 课堂练习 04 一、选择题 1.下列土壤中,颗粒最细小的是( ) A. 砂质土 B. 黏质土 C. 壤质土 2.小明做土壤渗水实验,相同时间内,哪种土壤渗出的水量最多?( ) A. 砂质土 B. 黏质土 C. 壤质土 3.种植耐旱的仙人球,最适宜的土壤是( ) A. 砂质土 B. 黏质土 C. 壤质土 B A A 课堂练习 04 4.用手捻土壤,感觉细腻、有点黏手的是( ) A. 砂质土 B. 黏质土 C. 壤质土 5.三种土壤中,保水性最好的是( ) A. 砂质土 B. 黏质土 C. 壤质土 B B 课堂练习 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