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岭南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赏服饰知礼仪 赏服饰知礼仪 导学:服饰文化知多少 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有什么了解吗? 看看视频中出现了几种朝代服饰呢? 服饰礼仪 服饰赏析 贰 壹 目 录 01服饰赏析 壹 极致的中式美学 中华服饰之美 华夏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为服饰之魂,服饰为礼仪之体。中国传统服饰经过历代不断演变,发展出中国独特的衣冠礼仪文化。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交领、右衽、系带以及宽袍大袖等,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汉服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义。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通裁”制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形制之衣裳制 衣裳制(上下分裁) 衣裳制,又称上衣下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剪制作,上身为衣,下身为裳。 这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是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衣裳”一词就来源于此。上衣为交领右衽,下裳围合包裹下体,皆以带结系,这也是汉服最基本的特征例如冕服、玄端, 冕服 玄端 忠靖服(清代) 服饰形制之衣裳制 忠靖服 忠静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颜色、材质、装饰以及穿着对象上。 忠静服,即古玄端服,其颜色改为深青色,使用纻丝纱罗制成。这种服饰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着饰有云纹的忠静服,而四品以下的官员则穿着边缘以蓝青色装饰的素色忠静服。此外,忠静服的穿着对象主要是王府将军、中尉、左右长史、审理正副纪善教授等官员。 服饰形制之衣裳制 衣裳制(上下分裁) 上衣下裳制的特点是:上下分开穿着,既方便生活,也便于劳作,所以适应性很强。后世流行的上襦下裙、上袄下裙,普通百姓所穿的上衣下裤,本质上都可以归属到上衣下裳形制中。 服饰形制之深衣制 深衣制(上下连属) 深衣制是先将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然后再将两者相连缝合,即上下连属,使之“被体深邃”,形成一个整体。深衣上下分裁是为了遵循上衣下裳的古制,而将上衣下裳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同时可以把整个身体包裹严密,使之深藏不露 深衣制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服饰形制,也是汉服中传承时间最久远的形制之一。先秦时期,深衣已经在社会上普遍流行,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平民布衣,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职业贵贱均可穿着。 曲裾深衣 直裾深衣 朱子深衣 直裾深衣 就是左大襟从胸前绕到右后方垂直而下,所以称为"直裾"。整体的风格简洁干练、中正严肃。 曲裾深衣 衣襟下行弯曲、层层盘绕的衣裙,因为花式繁多,螺旋状灵动多变,并且更贴身严密,它是交领右衽,无扣,系带,宽衣大袖。后片衣襟接长,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 朱子深衣 是指根据朱熹的《朱子家礼》记载考证的深衣,是直裾深衣的一种。多为礼服,常用于祭祀场所。 服饰形制之袍衫制 袍衫制(上下通裁) 袍衫制即袍服制,其裁剪方法明显区别于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不再分上衣和下衣分别裁剪,而是通身直裁,上下并无接缝,自然一体。 既有前身和后身全部通裁的,也有取前身或后身一面通裁的。袍衫制汉服通体直裁,既节约布料,又方便缝纫,且造型流畅自然。 服饰形制之袍衫制 袍衫制分类 隋唐至明末,通裁制汉服十分流行,款式众多。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圆领袍、襕衫、直裰、道袍、褙子、比甲、鹤敞、飞鱼服等都属于这类形制。 圆领袍 襕衫 鹤敞 服饰形制之袍衫制 袍衫制分类 褙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