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9101

【教学评一体化】第四课《平平安安回家来》第1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1-1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5671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学,一体化,第四,平平安安回家来,1课时,教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8.27 课题 《平平安安回家来》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序号 1 内容 分析 一、文本位置 《平平安安回家来》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回家路不一样”,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同学的上学之路,了解更加艰苦的上学之路,体会上学的来之不易;第二部分是“交通安全记心上”,学习基础的交通规则,培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法治观念。 二、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在新课标里入学教育板块也要求,上学了,感受自己身份的变化,初步了解学校的环境。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高兴兴地学,快快乐乐地玩。因此本单元教材编写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围绕《开开心心上学去》、《我向国旗敬个礼》、《这是我们的校园》、《平平安安回家来》四课,从儿童实现学生身份认同,增强国家意识,熟悉校园环境,培养安全意识。 每课内容分析 在第一课的时候,小女孩还憋看嘴,对于上学有消极情绪。这一课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抓住身份认同的心路历程,解决小学生身份认同的难点,到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已经从身份认同的引导转变到规则意识的引入,编者在编写的时候考虑到幼小衔接时的发展特点,四个课时的教学考虑生活实践逻辑,落实入学适应教育。 课时内容分析 本课正文由 3个内容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不一样的回家路”,旨在引导学生分享不同的回家方式,熟悉自己的回家路,增进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第二板块是“交通安全记心上”,通过辨析回家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情景,并思考应对的办法,旨在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滲透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三板块是“路上的温暖”,呈现了回家路上发生的温暖瞬间,旨在唤起学生对这段路程中的美好回忆,感受冢人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心怀感恩意识。三个板块按照儿童认识和情感发展的逻辑呈现出尾层递进的关系,由发展认识到促进辨析,再到提升领悟。 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 三、资源挖掘: 1.收集学生上下学路线素材 2.记录 “周末家庭出行方式”(步行、电动车、公交车、私家车等),标注出行中遇到的交通标志(如蓝色行人标志、自行车标志)、红绿灯闪烁场景,或 “奶奶看不清红绿灯”“同学闯红灯” 等真实情况。 3.利用动画、短视频、儿歌等多媒体形式 课标 分析 【道德修养】 1.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道德意识,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价值观,明白遵守交通规则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健全人格】 1. 帮助学生克服在面对交通环境时可能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培养学生勇敢、谨慎的品质。 2.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法治观念】 1.让学生初步了解交通法规的基本内容,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是法律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2.引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守法自觉性。 【责任意识】 1.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交通安全负责的意识,让学生明自自己的行为会对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产生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2.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向家人和朋友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学情 分析 已有经验: 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出行经历,如步行、乘坐公交车等,但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具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