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0145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四节体温稳定的调节(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3份打包)

日期:2025-09-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21179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3份,答案,作业,课时,学案
    (课件网)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 1.说出人体热量的来源及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2.阐明体温稳定的调节过程。3.说明行为性体温调节和自主性体温调节的特点。 一、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1.体温:是人体体核部位的平均温度,常用测量部位: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核体温。 2.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是因为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达到了动态平衡 代谢性 反射性 辐射 蒸发 3.人体的产热 (1)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由糖类、 等有机物在细胞代谢时产生的。 (2) 脂肪和蛋白质 禁食 热能 (3)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此时,体内能量的消耗只用于维持 的生命活动,能量代谢比较 。 (4)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 (5)产热途径:细胞代谢产热、骨骼肌运动产热和骨骼肌 产热。 基本 稳定 肝和骨骼肌 战栗 4.人体的散热 (1)主要散热部位: 。 (2)散热途径。 ①外界温度低于体表温度:主要通过 、 和 等方式散热。 ②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体表温度:主要通过汗液 散热。 ③其他散热途径:呼气、排尿、排便等。 皮肤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3)调节皮肤血管的血流量控制人体散热量。 炎热环境中 皮肤血管 ,血流量 ,散热量 寒冷环境中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 ,散热量 ;通过热量的 系统,减少热量散失 舒张 增多 增加 减少 减少 逆流交换 二、体温稳定的调节 1.在寒冷环境中 体温 调节 增强 收缩 减弱 促甲 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 甲状腺 激素 激素 2.在炎热环境中 体温调 节 降低 舒张 3.发热 (1)起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 、散热 而引起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2)分类。 ①由 因素引起的: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所致各类疾病引起。 ②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面积烧伤、中暑或受风寒等引起。 过多 过少 感染性 (3)正面作用。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期间,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身体的抵抗力 ,免疫反应 ,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复身体健康。 4.体温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1)体温过低时, 的活性降低,代谢速率 ,生命活动受到影响。 (2)体温过高时, 的活性也会降低,甚至丧失,生命活动出现异常。 加快 增强 增强 酶 变慢 酶 三、行为性体温调节和自主性体温调节 1.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都具有一定的 体温调节能力。 2.人类或其他恒温动物区别于变温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具备 体温调节功能。 3.自主性体温调节:在 的控制下,通过调节皮肤的 、汗腺的 、骨骼肌的 和改变代谢水平等生理性调节反应,维持 和 的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行为性 自主性 体温调节中枢 血流量 分泌 收缩 产热 散热 判断正误 (1)人体的体壳体温和体核体温都是相对稳定的。(  ) 【提示】 人体体核体温是相对稳定的,而人体体壳体温会因环境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 (2)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其产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 × 【提示】 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大于炎热环境。 (3)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位于下丘脑。(  ) (4)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没有体液调节。(  ) 【提示】 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体温依靠神经—体液调节。 × × 【提示】 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5)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产热和散热会失去平衡。(  ) √ (6)某人发高烧时,体温维持在38.5 ℃,说明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提示】 体温维持在38.5 ℃,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 (7)动物均存在行为性体温调节和自主性体温调节。(  ) 【提示】 变温动物不具备自主性体温调节。 × (8)寒冷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减少。(  ) 【提示】 寒冷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血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