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0151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第1课时人体和动物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及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3份打包)

日期:2025-09-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123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环境,课时,稳态,苏教版,维持,依赖于
    (课件网) 第一节 内环境的稳态 第1课时 人体和动物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及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1.说出人体内环境的组成。2.阐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3.说出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4.比较清水、缓冲液和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 一、人体和动物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 1.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等 细胞外液 2.内环境 (1)内环境是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 (2)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 血浆 血 组织液 组织细胞 淋巴 (3)血浆的主要成分。 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 ,也含有许多 和多种其他物质。 水 蛋白质 无机盐 水 离子 (4)内环境的作用。 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 和 。 二、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 1.稳态的概念:人体通过 和 等的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内环境的 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物质交换 信息交流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温度、渗透压、pH 概念 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分子的吸引力 与溶质 微粒的 关系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数目 低 影响 因素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与细胞外液中的 等多种物质的含量有关; ② 是影响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大小 在体温为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当 无机盐、蛋白质 Na+和Cl- (2)pH。 3.意义:内环境的 是细胞进行正常生活、机体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 4.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 调节, 调节在维持机体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7.35 ~7.45 NaHCO3和H2CO3、NaH2PO4 和Na2HPO4 稳态 反馈 负反馈 三、比较清水、缓冲液和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 1.实验原理 (1)将某种酸或碱加入缓冲液中,其pH变化会低于清水中的变化,因为清水没有缓冲液所具备的缓冲功能。 (2)加入酸或碱后,将生物材料的匀浆pH变化与清水、缓冲液的pH变化进行对比,可以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pH平衡的。 2.实验步骤 (1)设计实验记录表。 (2)测清水pH的变化。 起始pH HCl 充分冲洗 NaOH (3)充分冲洗烧杯,用 代替清水,重复步骤(2),记录结果。 (4)充分冲洗烧杯,依次选四种生物材料代替清水,重复步骤(2),记录结果。 (5)数据处理:根据所得数据,以 为横轴,以 为纵轴,画出清水pH变化的曲线,用实线表示加入HCl溶液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NaOH溶液后pH的变化。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3.实验结论:体液对维持pH稳定具有类似 的功能。 缓冲液 酸或碱加入的滴数 pH 缓冲液 判断正误 (1)人体所有细胞都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 【提示】 表皮细胞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 (2)消化道内的液体属于体液。(  ) 【提示】 消化道内的液体与外界相通,不属于体液。 × (3)肌细胞、肝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 √ (4)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 √ (5)细胞质基质属于体液。(  ) √ (6)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 【提示】 血红蛋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 (7)剧烈运动会导致人体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 【提示】 因为机体有缓冲对存在,所以剧烈运动不会导致人体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 (8)血浆渗透压只与Na+和Cl-有关。(  ) × 【提示】 血浆渗透压除了与Na+和Cl-有关,还与蛋白质等其他溶质的含量有关。 任务一 明确内环境的组成和相互转化关系 探究1 分析内环境的相互转化关系,提高模型构建与分析能力 淋巴、组织液和血浆等共同构成了内环境,下图为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毛细淋巴管的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