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1132

4.2.1 定义与命题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2708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2.1,数学,八年级,教版,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4.2 命题与证明 第4章 三角形 4.2.1 定义,命题 学习目标 1. 理解定义、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重点) 2. 了解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难点) 在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中,刘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九章算术》的注释中,他对正负数给出了清晰的定义和解释. 刘徽是这样定义正负数的:“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意思是当两种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时,就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命名它们.他还规定了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或者用正放的算筹表示正数,斜放的算筹表示负数). 在方程术的应用中,正负数的定义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 刘徽与 “正负数” 定义 对一个概念的含义加以描述说明,或者作出明确规定的语句,叫作这个概念的定义. 例如:“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作代数式”是“代数式”的定义. “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是“平行线”的定义. 定义 1 2 命题 讨论: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可以判断正确与否的陈述. 1. -1是自然数; 2. 对顶角相等; 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都是在对一件事进行判断. (错) (对) (对) (对) 思考:上述这些语句有什么特征 归纳总结 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陈述句)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两者必居其一,我们称这个陈述句是一个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就说它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假的,就说它是假命题. 注意: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一定是命题. 不是命题的形式,如: ① 疑问句;如:你喜欢数学吗? ② 感叹句;如:今天天气很好啊! ③ 祈使句;如:作线段 AB = CD. 说一说 请结合已学数学知识,说出一些命题. 如果 | a |=3,那么 a=±3.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垂线段最短. 议一议 命题的形式:如果……那么…… 下列命题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对于“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题, 通常把“如果”引出的部分称为条件,把“那么”引出的部分称为结论. 概念 已知 命题 结论 条件 ____事项 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归纳总结 1.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 a = b,b = c,那么 a = c;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和; (4)三角形的中线分三角形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练一练 解:(1) 条件:两个角相等. 结论:它们是对顶角. (2) 条件:a = b,b = c. 结论:a = c. (3) 条件:已知三角形的一外角及与外角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结论:这一外角等于这两个内角的和. (4) 条件:三角形的中线把该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 结论:这两小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那么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互逆命题 3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指出议一议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观察这两个命题有什么样的关系?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条件 结论 条件 结论 命题(1)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2)的结论和条件. 命题 (1) 真命题 成立 成立 命题 (2) 真命题 成立 成立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作原命题,另一个叫作它的逆命题,命题(1)和命题(2)就是互逆命题. 若把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