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同步练习 (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 )。 A.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 B.提高核威慑力量 C.以经济和科技的竞赛拖垮苏联 D.和平演变 解析 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主要是关于导弹拦截和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的内容,所以A、B、C三项都是“星球大战计划”的内容;D项是老布什政府的政策。 答案 D 2.下列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 )。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解析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试题从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进行概括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结合史实比较、鉴别结论的能力。B项全面、高度地概括了美苏关系的状态与美苏关系的内容实质,其他选项则是从某个角度所作的一些结论。 答案 B 3.戈氏新思维“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导致 ( )。 A.美国放弃核战略 B.用人性论麻痹了西方国家 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瓦解 D.缓和了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解析 理解戈氏新思维对苏联乃至东欧各国的影响是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4.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柏林墙于1989年11月被拆毁,故D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5.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 影响是 ( )。 A.核战争消失,各国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实力 B.缓和与紧张共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C.美、日、西欧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对手 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解析 本题考查对20世纪末世界总体局势的把握。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所以本题应选B项。 答案 B 6.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 ( )。 ①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 ②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 ③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 ④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美苏争霸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认识上容易产生对美苏争霸消极影响的片面认识,本题考查的是积极影响,要注意审题。 答案 D 7.2009年5月31日,来自北约及其伙伴国家的士兵结束了在格鲁吉亚首都第 比利斯郊外一处军事基地的演习训练。由于地点是在10个月前和俄国发生武装冲突的格鲁吉亚,因此令俄大为不满。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 A.美俄争霸的表现之一 B.美俄之间的军备竞赛 C.体现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冷战虽已结束,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本题用一则新材料切入,考查美俄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美俄关系已经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有了本质的区别,二者也不是进行军备竞赛。二者的关系也体现不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材料说明的问题是,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冷战思维的一种表现,存在战争的潜在威胁。 答案 D 8.1989年11月,柏林墙开放后不久,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孩子抱到墙上, 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此事反映了 ( )。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个德国出现 C.两德统一在望 D.“冷战”结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时间:1989年11月;内容:反映了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的统一有望。其中A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