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7903

【精品解析】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基础卷)

日期:2025-11-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249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一册,基础,自然界,第四,测试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基础卷)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4八下·南宁期末)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受伤倒地后,医生会用含有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的药水对球员的伤口喷射,便于运动员快速投入比赛。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乙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一个氯乙烷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从氯乙烷的化学式C2H5Cl能看出,它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计算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碳是12×2 = 24,氢是1×5 = 5,氯是35.5。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不是氯元素,错误。 C、一个氯乙烷分子里有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总共8个原子,正确。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2):(1×5) = 24:5,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式,分析元素组成、原子构成,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 2.(2024八下·招远期中)以下微粒的化学用语、化学式、所带质子数均无误的是 A.2个氢氧根离子 2OH- 18 B.1个三氧化硫分子 1SO3 40 C.2个钠原子 2Na 46 D.2个氢原子 H2 2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2个氢氧根离子含有的质子数是,故符合题意; B. 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1要省略),故1个三氧化硫分子表示为SO3,1个三氧化硫分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C.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原子表示为2Na,2个钠原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D.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2个氢原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分析。 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多个分子。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3.(2024八下·桓台期中)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 A.1:1 B.2:3 C.4:5 D.5:4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质量均为m,故硫元素质量比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子的相对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来解答。 4.(2022八上·余姚期末)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A、在取用粗盐固体粉末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粗盐,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且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该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应将瓶塞倒放桌面,并且用药匙取用来解答; B、根据溶解过程中玻璃棒加快溶解速度来解答; C、根据过滤操作中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