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0001

第1课 一株植物 教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53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一株,植物,教案
  • cover
1《一株植物》教案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与要求】 5.4生物体具有一 定的结构层次 ⑤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 【教材简析】 本课是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观察植物》的第1课的内容。教材以 “参天大树与低矮小草结构是否相同” 引发思考,通过 “问题 - 观察 - 查阅 - 调查 - 总结” 环节,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结构及生命特征。从观察单株植物结构,到拓展了解常见植物构成,再调查身边植物归纳生命特征,逐步构建植物科学认知,为后续深入学习生物知识奠基。。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知道一株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理解各结构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意义。 (2)明确植物作为生物,具有生长、繁殖、有生命周期、需要适宜环境等共同特征 。 2.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归纳植物结构及生命特征的共性,发展归纳、概括思维 。 (2)基于观察与调查结果,尝试逻辑推理植物结构与功能、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3.探究实践 (1)能规范开展植物观察活动,正确使用护目镜,做好观察记录;会查阅资料补充认知,完成调查任务 。 (2)经历 “问题 - 观察 - 查阅 - 调查 - 总结” 探究流程,提升科学探究实践能力。 4.责任态度 (1)养成认真观察、如实记录、爱护植物(观察后复原、洗手)的良好习惯,增强生态意识 。 (2)乐于合作交流,积极分享观察、调查发现,培养科学学习的兴趣与责任感 。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掌握观察植物结构的方法 。归纳植物作为生物的共同生命特征。 2.教学难点 认识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掌握观察植物结构的方法 。归纳植物作为生物的共同生命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完整植物(带根、茎、叶,若有花、果实更好,如凤仙花等易获取植物)、护目镜、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与问题 【PPT:1-2】 导入环节: 出示大树、小草等图片,提问:“同学们,参天的大树与低矮的小草都是植物。它们在外形上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它们的结构是否相同呢?” 2.揭题:这节课,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株植物’的秘密。(板书课题:一株植物) 积极回答。 通过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对比,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快速切入课题。 探究与发现 【PPT:3-9】 1.观察植物的结构 师进行提问:“一株植物一般由哪些部分构成 ” 提出任务:“取一株完整的植物,观察该株植物由哪些部分构成。”并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观察完成后要把植物恢复原状并洗手。 分发植物、护目镜和观察记录单,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记录。 教师巡视,进行适当指导。 方法学习:植株无花或果实,可查资料了解” ,接着说“现在咱们去‘小小图书馆’(提前布置植物科普书籍角),查阅资料,看看常见植物构成,补充咱们的观察 。 任务:观察植物,并记录一株植物的构成。 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可以发现什么 ” 组织学生分享,并进行点评,总结。 我的发现:一株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 并播放视频进一步了解。 【PPT:10-16】 调查身边植物 教师提问:“植物是生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 引导学生进行说一说。 展示酢浆草、榕树、向日葵的图片,说明调查任务:“分组调查校园里的常见植物,完成记录表,关注植物是否会生长、能繁殖、有生命周期以及生存需求。调查时不要破坏植物哦。” 分发调查记录表,带领学生到校园指定区域,巡视指导。以酢浆草为示例,夏天时的叶子比春天时多了很多;开出红色的花,结了很多小果实;一般几年后就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